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中文言文虚词系统整理:18个必考虚词详解与学习技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中文言文虚词系统整理:18个必考虚词详解与学习技巧

在高中文言文学习中,虚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还能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本文将系统整理高中文言文必考的18个虚词,包括其核心用法、经典例句及辨析技巧,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习。

01

一、高频虚词详解

1. 之

用法
作用
例句(出处)
代词
代人或事物
《师说》:"人非生而知"
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
《赤壁赋》:"哀吾生须臾"
动词
到、往
《陈涉世家》:"辍耕垄上"

2. 而

用法
逻辑关系
例句(出处)
并列
又/并且
《劝学》:"蟹六跪二螯"
转折
却/但是
《石钟山记》:"舟人大恐,徐察之"
修饰
地/着(连接状语)
《庖丁解牛》:"提刀立"

3. 以

用法
意义
例句(出处)
介词
用/凭借
《游褒禅山记》:"其求思之深"
连词
因为/以致
《六国论》:"不赂者赂者丧"
目的连词
来/以便
《师说》:"作《师说》贻之"

4. 于

用法
意义
例句(出处)
表处所
在/从
《劝学》:"青取蓝"
表比较
《师说》:"师不必贤弟子"
表被动
《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恐见欺王"
02

二、其他核心虚词速查

5. 其

  • 代词:他的/那个(《师说》:"闻道也固先乎吾")
  • 语气:表推测(《烛之武退秦师》:"吾还也")

6. 所

  • 结构助词:所+动词=名词性结构(《鸿门宴》:"财物有")
  • 被动标志:为...所(《报任安书》:"为世笑")

7. 者

  • 代词:...的人/事(《劝学》:"假舟楫")
  • 停顿:表提顿(《赤壁赋》:"客有吹洞箫")

8. 为

  • 介词:替/被(《鸿门宴》:"臣韩王送沛公")
  • 动词:做/当作(《桃花源记》:"不足外人道也")
03

三、虚词分类速记表

虚词
主要用法
典型功能
疑问代词(哪里/为什么)
《鸿门宴》:"大王来操?"
语气词(吗/呢)
《师说》:"其皆出此也?"
副词(于是/竟然)
《陈涉世家》:"丹书帛曰"
连词(况且/暂且)
《鸿门宴》:"臣死不避"
连词(如果/像)
《邹忌讽齐王纳谏》:"寡人者"
兼词(于此)/语气词
《劝学》:"风雨兴"
介词(凭借/于是)
《廉颇蔺相如列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介词(和/跟)
《赤壁赋》:"苏子客泛舟"
连词(就/那么)
《岳阳楼记》:"有去国怀乡"
语气词(判断/肯定)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04

四、辨析技巧

  1. 语境分析法

    • 如"以"在"以刀劈狼首"(介词,用)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连词,来)中的区别。
  2. 语法定位法

    • "之"在动词后多为代词("学而时习"),在主谓间多为助词("师道不传也久矣")。
  3. 对比记忆法

    • "而"表修饰("顺风呼") vs 表转折("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05

五、学习建议

  1. 制作卡片:每张卡片记录1个虚词的3种用法及对应例句。
  2. 真题训练:重点练习全国卷文言文翻译题(如"其"在指代上下文时的具体含义)。
  3. 思维导图:按功能分类虚词(如"代词类:其、之、何")。

推荐练习

  • 2023年全国甲卷《战国策·韩策》虚词填空题
  • 《高考必刷题·文言文虚词专项》

掌握这18个虚词,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还能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建议大家结合教材和真题练习,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相信通过系统学习和不断练习,大家一定能在文言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