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搜寻地外文明:最新进展揭秘!
中国天眼搜寻地外文明:最新进展揭秘!
2022年6月,一则关于“中国天眼发现地外文明可疑信号”的消息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虽然最终证实这是一次误报,但这一事件凸显了中国在搜寻地外文明(SETI)领域的重要地位。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自2016年落成以来,一直是全球天文学界关注的焦点。其500米的口径和极高的灵敏度,使其在搜寻地外文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2018年9月,国家天文台博士生张志嵩与伯克利大学Dan Werthimer教授等人合作,在FAST现场对高分辨率的SETI后端进行了安装测试。2019年7月,团队对获得的漂移扫描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实现频率分辨率4Hz,并成功去除大部分射频干扰(RFI),筛选出多组窄带候选信号。这是FAST的第一个SETI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4月,FAST团队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和《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上发表两篇重要论文,详细描述了SETI后端的测试过程,并展望了FAST在SETI领域的广阔前景。研究团队指出,FAST有潜力探测到数千颗地外行星上的类地文明,以及邻近星系仙女星系中的高等文明。
然而,搜寻地外文明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6月的疑似信号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虽然最终证实是无线电干扰,但这一过程也暴露了当前SETI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如何在海量数据中准确识别真正有价值的信号。
尽管如此,中国天眼在SETI领域的潜力依然巨大。其设计工作频率为70至3000 MHz,与收音机及手机信号频率类似,是目前该频段内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为了确保观测效果,FAST周围5公里内被设置为无线电静默区,所有参观者必须寄存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张同杰教授所言,中国天眼的出现,为人类探索宇宙、寻找地外文明提供了新的可能。虽然目前尚未发现确凿证据,但这一探索过程本身,正在推动人类科技的进步,拓展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边界。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探索地外文明,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但如果我们不去捞,就永远不知道针在哪里。”中国天眼的每一次观测,都在为人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