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高考语文必背文言文整理:原文节选与理解性默写重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高考语文必背文言文整理:原文节选与理解性默写重点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459516589_739084
2.
https://www.sohu.com/a/696144685_121141033
3.
https://www.sohu.com/a/230390343_372439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FPD0HBQ0516B8EB.html
5.
http://www.gaokaohelp.com/gaokao/news/254222.html
6.
https://www.gk100.com/read_23530.htm
7.
https://www.gk100.com/read_77107.htm
8.
https://www.gaokao.com/beijing/bjgkst/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708/09/12810717_1087770235.shtml

以下是北京高考语文必背文言文篇目(依据最新考纲)的 原文节选理解性默写高频考点,按篇目分类整理:

一、《论语》十二章

原文节选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常考理解性默写

  • 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的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强调反思的重要性:“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曹刿论战》(《左传》)

原文节选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常考默写

  • 曹刿分析“追击时机”的句子:“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体现“民心重要性”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三、《出师表》(诸葛亮)

原文节选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常考理解性默写

  • 诸葛亮自述志向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体现赏罚公平的句子:“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四、《桃花源记》(陶渊明)

原文节选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常考默写

  • 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暗示“理想社会虚幻性”的句子:“遂迷,不复得路。”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原文节选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常考默写

  • 齐王纳谏后的结果:“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邹忌反思妻、妾、客赞美原因的句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六、《岳阳楼记》(范仲淹)

原文节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常考理解性默写

  • 描写“洞庭湖阴雨景象”的句子:“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 体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七、《赤壁赋》(苏轼)

原文节选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常考默写

  • 用比喻写人生短暂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体现“变与不变”哲理的句子:“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八、《劝学》(荀子)

原文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常考理解性默写

  • 强调“积累”重要性的比喻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用“木与绳”“金与砺”类比学习的句子:“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九、《阿房宫赋》(杜牧)

原文节选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常考默写

  • 批判秦朝奢靡的对比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 总结历史教训的句子:“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十、《师说》(韩愈)

原文节选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常考理解性默写

  • 体现“师生关系平等”的句子:“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现象的句子:“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复习建议

  1. 理解性背诵:结合文章主旨和上下文语境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2. 易错字强化:如“锲而不舍”的“锲”、“舞幽壑之潜蛟”的“壑”。
  3. 真题演练:近五年北京高考默写真题中,《赤壁赋》《劝学》《岳阳楼记》出现频率最高。

如果需要完整原文电子版或更多针对性训练,可以私信我获取资源包! 📖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