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会展业如何借力广交会实现品牌升级?
琶洲会展业如何借力广交会实现品牌升级?
琶洲会展中心,这座见证了广州会展业蓬勃发展的地标性建筑,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虽然近期关于其拆除的传闻引发关注,但事实上,琶洲会展中心不仅没有拆除计划,反而正在通过对接广交会这一国际平台,加速其会展产业的品牌化发展。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广交会自1957年创办以来,已发展成为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齐全、到会境外采购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中国第一展”。第123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达118.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60475个,境内外参展企业25171家。截至第122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额约12936.8亿美元,累计到会境外采购商约822万人次。
然而,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市场需求不足、互联网冲击等因素,传统会展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琶洲会展中心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转型升级,成为摆在眼前的重要课题。
根据《琶洲地区发展规划(2019-2035年)》,琶洲将被打造成“数字+会展+总部”融合创新的产业新高地。规划提出,将琶洲地区建设成为全球会展产业集聚核、湾区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总部经济增长极,预计到2035年实现地区营业收入约1.2万亿元。
在建设全球会展产业集聚核方面,琶洲将加快推动广交会展馆四期展馆建设,同时引导低利用率展馆功能优化与转型。以“会议论坛+节事活动+博览交易”形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交往平台。
琶洲南区作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其区位优势尤为突出。该区域位于广州珠江沿岸地区高质量发展带与广州科技创新轴交汇点,与北部琶洲中区智慧会展和总部经济创新区功能衔接紧密。2024年9月,琶洲南区成功出让AH090226地块,由广州龙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竞得,拟投资建设龙星控股全国总部项目。这一项目将助力海珠深耕汽车产业发展,借力广交会“走出去”,进一步巩固广州汽车产业综合优势。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琶洲会展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琶洲不仅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更具备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随着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数字产品国际展会等创新举措的推进,琶洲会展业正朝着更加国际化、数字化、品牌化的方向迈进。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琶洲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继续书写广州会展业的辉煌篇章,为广州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