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马市镇:强镇富村公司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韶关马市镇:强镇富村公司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3年12月21日,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马市镇的19个村(居)领到了合计71万元的强镇富村公司年终分红。这一幕不仅展现了马市镇在乡村振兴中的显著成效,更标志着广东推进“百千万工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创新机制:破解农村发展瓶颈
马市镇地处粤北山区,下辖1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总面积277.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19万人。长期以来,受地理条件限制,农业生产面临“小散弱”的困境:田地分散、难以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经营人才短缺,许多村集体缺乏稳定收入来源。
为破解这些难题,马市镇在韶关市的统一部署下,于2022年12月底成立了强镇富村公司。该公司由马市镇政府和19个村(社)集体经济联合社共同出资,形成“村村入股、村村参与、村村分红”的格局。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村集体“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优势的互补。
整合资源: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强镇富村公司成立后,迅速开展了一系列资源整合行动。公司通过租赁闲置土地、销售农产品、承接圩镇管理、开展商品代理销售等多元化经营模式,搭建起“资源整合”新平台。
在农业方面,公司大力推广土地流转,采取“种植大户+村集体+农户”模式,将撂荒耕地交由种植大户托管经营。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还通过“村集体经济增收+群众效益分红”的方式,实现了多方共赢。
在盘活闲置资产方面,公司创新性地推出了光伏项目。侯陂村党总支部书记邓小龙介绍:“我们盘活闲置资产,以土地入股的模式统一流转到公司,开展光伏项目。除了村集体股东分红,村民还可享受土地租金分红。”
多元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马市镇的强镇富村公司并未局限于传统农业领域,而是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例如,浈江区新韶镇强镇富村公司打造了韶关首个区域公共手信品牌“新韶九章”,将酱油、茶叶、山茶油等150余种优质农副产品和10余种文化产品纳入品牌礼盒。通过与中化学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产业融合示范园,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工业方面,马市镇积极招商引资,引进韶关市土大妈农业有限公司,规划建设中国最大的山林散养蛋鸡养殖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养蛋鸡50万羽,年产蛋超7300万枚,年产值可达亿元。
成效显著:乡村振兴的“马市样本”
截至2023年12月,马市镇强镇富村公司已实现营收1135.25万元,成为始兴县3家上规上限的强镇富村公司之一。公司不仅为19个村(社)分红71万元,还创造了32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4313人就近就业。
这一创新模式得到了广东省委深改委的认可,始兴县强镇富村案例被列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广。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世冬表示:“把经济最薄弱的镇村推向市场,必然会遇到困难,也会有不同的声音。目前,我们正在研究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支持政策,解决各公司融资难等问题。”
全面发展: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马市镇的乡村振兴之路并非局限于经济领域。在农业方面,镇委镇政府坚持“粮烟并举,以烟保粮”的发展理念,打造马市烟区万亩烟稻轮作示范走廊。2022年,该镇烟叶、水稻生产首次荣膺韶关市镇级产量和效益榜首。
在文旅融合方面,马市镇依托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满堂客家大围等旅游资源,打造“金色烟稻·丰收马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同时,通过“万名乡贤帮千村”行动,建立包含12484人的县镇村三级乡贤数据库,2023年以来新增乡贤帮扶项目244个,投资金额达21亿元。
未来展望: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马市镇强镇富村公司仍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短板。公司负责人黄丽娟表示:“公司销售的农产品季节性强、可销售期短,需要配套的物流支撑。在物流方面,我们的基数小、议价能力不足。”
为解决这些问题,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强与其他乡镇的协作,打通产销链条,实现降本增效。同时,韶关市农业农村局驻马市镇帮镇扶村队队长黄健表示:“我们还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店小二’‘服务员’,做好土地综合整治,引进更多优质项目。”
马市镇的实践证明,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优势、发展多元产业,可以有效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实现乡村振兴。这一模式不仅为韶关市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工作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