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的辛酸泪:低收入与快递垃圾成灾
快递小哥的辛酸泪:低收入与快递垃圾成灾
“双11”期间,快递小哥们每天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千家万户送去包裹。然而,他们的收入状况却令人堪忧。据中国邮政快递报社发布的《2020年全国快递员基层从业现状及从业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超五成快递员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仅占1.3%。作为一份典型的多劳多得的职业,据统计,8成快递员每日派件量不超过200件。
这种收入状况与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2020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33.6亿件,日均3亿件已成常态,日均服务用户4亿多人次。然而,快递员的收入并没有随着业务量的增长而同步提升。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9年“双11”期间,快递员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左右,最高达19个小时,超过80%的快递员每天派件数量超过200件,但多数快递员的月收入仍然在5000元以下。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快递行业持续的“价格战”。市场集中度提高,各大快递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压低单票价格,这直接导致快递员的派件收入降低。据业内人士透露,“通达系”等加盟快递企业包裹票均收入较低,不少网点快递员的单件派件收入多在1元上下,甚至在部分竞争激烈、发货量大的区域,单件派件收入还不足1元。
与此同时,快递包装产生的大量垃圾也成了环保的一大难题。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833.6亿件,同比增长30.8%。随之而来的是快递包装废弃物的激增。据环保组织发布的《中国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特征与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显示,约99%的快递塑料垃圾未被回收利用。这些快递垃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改善快递小哥的工作环境并减少快递垃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首先,需要从政策层面给予快递行业更多支持。各级政府应将快递业发展纳入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发改委、交通、工信等部门应对快递业发展给予足够关注,在土地、交通、财税等方面给予其公共事业的发展待遇。同时,要规范行业管理,杜绝“1元寄全国”的无序竞争,为快递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其次,快递企业应改变现有的经营模式。建议快递企业总部改变加盟承包经营模式,推行直营经营模式,实行标准化、统一化管理。同时,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要求,参照酒店业的做法,在收寄环节强制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和金属探测器,与公安相关系统连网,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把好寄递安全的第一关。
在环保方面,快递企业应推广使用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同时,建立快递包装回收机制,鼓励消费者参与包装回收。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应将绿色包装常态化,而不仅仅是双11期间的短期行动。
最后,社会各界应给予快递员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快递员是城市的“小蜜蜂”,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给予他们应有的尊严。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网购,选择环保包装等方式,为减少快递垃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改善快递小哥的工作环境,减少快递垃圾,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快递行业更加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让快递小哥们更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