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为什么不推荐使用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为什么不推荐使用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常见的儿童疾病,许多家长在孩子患病时会考虑使用利巴韦林。然而,从专业药师的角度来看,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这些疾病并不推荐,原因如下:
1. 手足口病的病因和治疗现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这一结论得到了国内外权威机构的一致认可: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发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明确指出:“目前尚无特效抗EV药物(EV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南也指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主要是支持性治疗,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
-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则强调:“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支持性护理,缓解发烧或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症状,以及防止脱水”。
虽然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但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重症病例。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数据:
- 2023年全年,全国报告手足口病发病人数超过168万例,但死亡仅1例。
- 2024年1-4月,报告发病人数超过15万例,无死亡病例。
这表明,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力自愈,重症病例属于极少数。
2. 利巴韦林的使用争议
尽管《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提到“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早期使用可有一定疗效”,但这一结论缺乏可靠的证据支持。在指南最后给出的手足口病临床处置流程图中,无论是门诊治疗还是住院治疗,主要治疗部分都没有利巴韦林的推荐。
手足口病临床处置流程图(来源:《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3. 利巴韦林说明书的问题
对于利巴韦林的使用,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药品说明书需要修订:利巴韦林最早由美国研发上市,但由于其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国外对其使用非常谨慎。目前,国外仅批准了口服片剂、胶囊剂、溶液剂和雾化吸入剂四种剂型,且适应症非常有限。例如,口服剂型仅用于3岁及以上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雾化吸入剂仅用于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婴幼儿。
国外未批准剂型的监管问题:国内利巴韦林的剂型远多于国外,包括注射剂、颗粒剂、喷雾剂等。根据国家药监局的规定,这些改良型新药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确保儿童用药安全。然而,目前许多剂型的说明书上存在未经过充分验证的适应症,如“用于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数据来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监测预警司
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不推荐给患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儿童使用利巴韦林。当前正值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高峰期,希望这份科普能够帮助家长做出更明智的用药选择。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