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站大变身!居民生活迎来史诗级改变
广州站大变身!居民生活迎来史诗级改变
广州火车站,这座承载着无数人情感与记忆的华南交通咽喉,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蝶变。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深入推进,广州站将作为“五主四辅”铁路枢纽主站之一,打造为大湾区中心站。日前,《广州站站城产居一体化地区控规优化及专项规划》通过市规委会审议,规划部门将细化广州站地区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内容。
从百年老站到大湾区枢纽
广州站始建于20世纪初,前身为1910年建成的广州第一个火车站——大沙头火车站,作为广九、粤汉两条铁路动脉的客运枢纽,是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缩影,也是华南地区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
建成之初,前来广州站参观的市民、团体乃至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广州唯一一台电动扶梯”“广州第一钟”直到现在仍是广州站的标志之一。广州站站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设计能力为日发送旅客3万人次,有3个站台,7条股道,广深铁路、京广铁路等布局也相应调整起点改为广州站。
曾几何时,广州站地区是人们出行的重要场所,无数人在这里告别亲人、踏上旅程,也有人在这里迎接亲友、分享喜悦。现存的2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9处历史建筑,是城市发展的珍贵记忆和情感,构成了广州火车站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情怀。
“广州火车站由著名建筑学家林克明负责总体设计,巧妙地将摩登风格建筑与岭南园林相融合,建筑外观轮廓简洁、雄伟庄重,带有一定的苏式建筑特征”,负责本次规划编制的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内部设计充分考虑了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东西分别设置岭南园林风格的庭院,不仅美化车站环境,还为旅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憩空间,是建筑的一大亮点。”
三大策略助广州站地区华丽转身
21世纪以来,随着时代发展,广州站地区也遇到了发展空间有限、建设品质落后等问题。根据《广州站站城产居一体化地区控规优化及专项规划》,未来,广州站地区将通过三大规划策略华丽转身。
策略一:延续城市文脉,梳理历史遗产,形成3片文化展示区
规划延续“越秀云山,流花珠水”的历史发展文脉,充分挖掘现状34处历史文化资源、11处城市情感要素,通过流花路与广州历史中轴线串联和呼应,形成“一片流花风貌展示区、一片广州站文化展示区、一片红色革命展示区”,共同延续城市历史记忆。
广州站地区文化展示区格局。
策略二:穿越古今脉络,串珠多元场景,形成3公里历史路径
以南北向3公里的历史路径,串联3片文化展示区,超过30处文化体验场所/节点。
南段1公里,人民北改革开放之路:在流花广场,感受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和流花会展共同再现的“流花玉宇”主题街区;往北沿着人民北路,有流花主题文化元素景观的植入,有数字文创的展示,有友谊剧院与民同乐的城市艺术舞台,在流花宾馆感受改革开放的记忆,在兰圃中体验城中园的宁静。
中段1公里,新旧融合的广州站:广州站站南广场与草暖公园、邮政大院共同形成新旧融合的场所记忆;在草暖公园重新感受“草暖云昏万里春”,在站东综合体重温红色事迹,在广州站铁路博物馆,感受50年广州站的旅程记录与时代变迁。
北段1公里,三元里大街红色文化学习之路:这是充满红色文化气息的街道,保留着许多革命历史的遗迹和传承,通过参观纪念馆、陈列馆、广场和学习交流中心,深入了解广州起义的历史和三元里大街的红色文化,感受时代的革命氛围和英雄精神。
广州站地区历史路径规划。
策略三:重点保留“广州站”及“统一祖国 振兴中华”十一个大字,延续广州站及站南广场的情感记忆
广州站自1979年开通广九直通车后,便是打开的祖国南大门,随之立起的“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八个大字是广州站的标志,更是无数国人心中对广州站的最深记忆。本次规划提出,下阶段枢纽设计应按照1974年立面(林克明先生设计)恢复广州站南立面,现站体作为南交通大堂与文化展示空间,重点保留“广州站”及“统一祖国 振兴中华”十一个大字,延续广州站、邮政大院、流花宾馆围合形成的改革开放场所记忆,留住广州站情感记忆,并保证从站南广场望向十一个大字的视廊通透。
居民生活迎来史诗级改变
此次改造不仅涉及交通设施的完善,还涵盖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及产业布局的全面升级。这一系列变化将如何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交通出行更加便捷
规划将引入高铁线路6条、城际线路4条,支撑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互联互通,枢纽强赋能圈层实现地铁600米全覆盖,构建立体多维的慢行体系,整体提升道路通达性和出行便利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改造将高品质打造7个社区中心,统筹落实教育、医疗、文体、环卫等民生功能,新增18万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宜居韧性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按照不少于居住建筑面积的11%配置公共服务设施400余处,总建设量18万—19万平方米。同时,瑶台村改造范围外119公顷,规划总建设量128万平方米,其中,美湾二期地块用地面积调整为17759平方米,落实村留用地后建设量调整为10万平方米,容积率5.63;松柏片区两块现状国有居住小区用地建设量规划预控8万平方米。产业升级带来新机遇
改造将引流广州站交通枢纽能量,建成后将新增约10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沿广园西路形成高质量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科创产业、高端服务、专业市场综合体、服务贸易与时尚消费产业,打造时尚开放的花园式商贸综合体。
创新引领,打造城市新地标
此次改造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如巴黎Station F将废弃火车站改造成创业孵化中心,成为世界最大的初创企业孵化中心。广州站改造也将秉持“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理念,通过改造更新,找到其对城市经济发展与功能完善的“再就业”方向,以“新用途”匹配“新需求”,实现对产业的催化,对文化的活化,对空间的缝合,以及对特色的完善,以恰当的方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再生。
展望未来
随着广州站改造的推进,这里将从一个传统的交通枢纽,转变为集交通、文化、商业、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它不仅将继续承担着交通枢纽的重要角色,更将成为展示广州城市魅力的新地标,为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此次改造预计带动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将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改造将按照“分片分期、逐步推进”原则,划分三大组团实现滚动开发,改造范围为97公顷,总建设量275万平方米,通过提供优质产业空间、优化交通组织、补强公共配套短板,实现产城融合、文化传承、生态宜居等城市功能。
广州站的改造,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一次城市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它将见证广州从“千年商都”向“国际大都市”的华丽转身,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