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迎来新突破:从ARNI到RNA疗法
高血压治疗迎来新突破:从ARNI到RNA疗法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最新数据,全球约有13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而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更是高达2.45亿。高血压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是全球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高血压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传统降压药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血压,但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需要每天服药,患者依从性较差;药物副作用较多,如干咳、低血压等;对部分患者效果不佳,难以达到理想血压水平。因此,研发新型降压药物和疗法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新型降压药物的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备受关注。这些药物不仅具有降压作用,还对心衰和慢性肾病有积极影响。此外,非甾体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小干扰RNA疗法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小干扰RNA疗法是近年来高血压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其中,zilebesiran这种新型药物通过特异性降低肝脏AGT mRNA水平,从而减少肝脏AGT的合成,从“上游”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实现长期稳定降压。一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这种疗法是安全的,且仅需注射一次即可维持长达半年的降压效果。目前,该药物已进入二期临床研究阶段。
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管理还涉及到生活方式干预、器械治疗等多个方面。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了“分级、分期、分型”的治疗理念,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同时,指南还新增了“诊室血压以外的降压治疗目标”,强调诊室外血压以及24小时血压控制在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
这些新进展为高血压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药物和疗法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不应自行调整用药方案,而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综合管理,可有效控制血压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