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特效揭秘:AI视频生成技术如何重塑影视制作?
《流浪地球2》特效揭秘:AI视频生成技术如何重塑影视制作?
《流浪地球2》的热映不仅展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更凸显了AI技术在影视特效领域的重大突破。这部电影通过3000多个视觉特效镜头,成功打造了太空电梯、月球核爆等震撼场景。然而,最令人惊叹的并非这些宏大场景,而是通过AI技术实现的演员“返老还童”效果。
在《流浪地球2》中,吴京和刘德华需要呈现年轻状态。剧组尝试了多种传统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最终,他们借助AI技术和表情捕捉技术,成功实现了这一高难度特效。为了呈现吴京年轻时的状态,剧组训练AI模型学习其年轻时的表演素材,经过五百多万次迭代后,终于实现了面部年轻化。而刘德华的年轻化则采用了美国DI4D技术,通过无标记点方式获取面部细节和微表情,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年轻化模型”。
更值得一提的是,《流浪地球2》开创了国内全片虚拟拍摄的先河。在青岛东方影都5号棚的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上,剧组运用动作捕捉、面部捕捉、虚拟拍摄系统等高端设备,对整个拍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虚拟化预演。这种创新的制作方式不仅优化了拍摄效率,还降低了成本,为未来的科幻电影制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影视行业,AI视频生成技术的应用正在迅速扩展。以生数科技的Vidu为例,这个“中国首个长视频生成模型”已经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大显身手。在国庆档电影《熊猫计划》中,Vidu为熊猫角色“呼呼”生成了每日更新的视频内容,实现了从传统动画到AI生成的突破。而在《毒液:最后一舞》的AIGC电影宣传片中,Vidu更是首次将中国水墨画风格与国际知名IP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AI视频生成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它不仅能大幅缩短制作周期,还能显著降低成本。以Vidu为例,其生成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一段4秒的视频只需不到30秒即可完成,而传统方法则需要3-5分钟。此外,AI技术还能保持视频内容的高度一致性,无论是面部特征、服装还是背景,都能实现精准控制,避免了传统特效中常见的变形问题。
然而,AI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版权问题、伦理合规、算法偏见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AI生成的内容是否受版权保护?如何确保AI创作符合行业伦理标准?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技术发展的同时得到妥善解决。
尽管如此,AI技术对影视行业的变革作用不容置疑。它不仅提高了制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还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创意空间。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融合AI技术的优秀影视作品涌现,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