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正在重塑影视制作:从SIGGRAPH展示到快手可灵AI实践
AI技术正在重塑影视制作:从SIGGRAPH展示到快手可灵AI实践
2024年12月,中国首个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导演共创计划在快手平台正式上线。由李少红、贾樟柯等9位知名导演与快手可灵AI联手打造的9部AIGC电影短片在中国电影博物馆首映,涵盖奇幻、志怪、亲情、动画等多种类型。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AI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巨大潜力,也标志着中国影视行业正式迈入“人+AI共创”的新时代。
SIGGRAPH 2024:AI技术的最新突破
作为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顶级会议,SIGGRAPH 2024展示了AI技术在影像内容创作中的最新进展。从虚拟角色动作生成到群体动画模拟,再到三维资产生成,AI技术正在为电影制作插上科技翅膀。
可灵AI:从概念到实践
自2024年6月发布以来,快手可灵AI已累计服务超过160万用户,生成2500万张图片和1600万个视频。其在图生视频、运动画面、镜头控制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为影视制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此次共创计划中,9位导演充分发挥可灵AI在物理世界模拟、概念创造组合等方面的能力,依托AI生成视频画面,最终呈现9部时长3分钟左右的电影短片。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实际应用,也为未来AI与人类创作者的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
AI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场景
AI技术正在渗透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制作,从剧本创作到特效合成,其影响力日益增强。
AI助理导演:芒果TV的AI助理导演“爱芒”能在5分钟内完成小说和剧本的结构化拆解,还能设计节目互动环节、解答工作人员提问等。
AI编剧:央视频AI频道的微短剧《中国神话》,由智谱AI和文心一言参与编剧,AI编剧占比高达80%。
AI造型师:阿里大文娱发布的“神力霓裳”AI垂类大模型,能在2分钟内生成一套古装剧妆造图,大幅提升了设计效率。
老片修复:火山引擎运用AI技术对经典香港电影进行4K修复,不仅提高了修复效率,还优化了画质效果。
机遇与挑战并存
AI技术为影视制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不仅能提升制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把握观众喜好,为制片方提供市场洞察。然而,AI技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技术局限性:目前AI在剧本创作、整体叙事节奏把控等方面仍无法完全替代人类创作者。
情感表达:AI难以达到人类编剧的层次,无法创作出真正触动人心的作品。
伦理与隐私:AI技术的应用也引发了对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版权归属等问题的担忧。
未来展望
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AI技术无疑将深刻改变影视制作方式。它不仅会优化内容生产流程,还有望打破专业壁垒,让普通用户也能参与到影视创作中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AI将成为影视行业的重要生产力,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这场由AI驱动的影视制作革命才刚刚开始,未来必将带来更多惊喜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