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农村养老难题:如何破解家庭养老困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农村养老难题:如何破解家庭养老困局?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4/1019/c40531-40342701.html
2.
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410/19/content_302905.html
3.
https://www.luan.gov.cn/public/6608171/10423422.html
4.
https://skxb.hunau.edu.cn/hnnydxxbsk/article/abstract/201101008
5.
http://smzt.gd.gov.cn/mzzx/llyj/content/post_4663170.html
6.
http://www.rmlt.com.cn/2025/0124/722235.shtml
7.
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6/content_6957125.htm
8.
https://qks.sufe.edu.cn/mv_html/j00001/202403/20240311_WEB.htm
9.
http://smzt.gd.gov.cn/mzzx/llyj/content/post_3131099.html
10.
https://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103603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2亿,占农村总人口的23.81%,比城镇高出7.99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农村养老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01

农村养老困境:多重压力交织

经济困境:收入来源有限

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普遍不容乐观。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土地产出、子女供养和政府补贴。然而,这些收入来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土地收益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子女外出务工导致供养不稳定,而政府补贴标准相对较低,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以安徽省李村为例,一位70多岁的老人有4亩地,每年种植黄豆和小麦,扣除成本后只能挣到四五千块钱。这些钱不仅要用于日常开支,还要支付医药费,生活十分拮据。

医疗保障不足:就医难、看病贵

农村医疗资源短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部分老人因经济原因无法及时就医或接受良好的治疗。据调查,农村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服药。然而,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老年人就医十分不便。

精神慰藉缺失:孤独感加剧

子女外出务工,留下老人独自在家,导致老人在情感交流和心理关怀方面较为匮乏。据调查,农村独居老人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2020年,六安市农村地区有11.2万的60岁及以上老人是独自生活,占老年人口家庭户的26.7%,比重比2010年的 15.8%上升了10.9个百分点。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还导致了精神上的孤独和空虚。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传统模式面临挑战

随着社会转型和人口流动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人口流动的持续时间延长与范围扩大,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核心家庭数量剧增,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同时,老人和子女在养老观念上也存在分歧,进一步加剧了家庭养老的困境。

02

政策创新与社会探索:多方力量共克时艰

面对农村养老难题,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行动,探索多种解决方案。

政策支持: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专门针对农村养老服务作出重要指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民政部联合21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全国层面针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作出专项部署。

互助性养老:新模式带来新希望

互助性养老服务成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重要创新。这种模式以村集体或社区为基础,强调互惠互助和资源共享,通过要素整合和劳动分工,提供养老服务,降低养老成本。互助性养老服务具有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整合养老服务资源、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保障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实现老年人社会价值等多重优势。

目前,各地积极探索互助性养老服务模式,如结对互助、党建+模式、互助幸福院模式、站点互助模式和志愿服务时间储蓄互助模式等。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养老的压力,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服务选择。

多方主体合作: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多方主体合作模式成为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这种模式通过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市场运作与慈善补充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各类资源,提供更全面的养老服务。例如,“村里筹一点、老人交一点、县财政扶一点”的资金筹集模式在多地得到推广,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问题。

03

挑战与展望:任重道远的养老之路

尽管各方努力不断,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仍面临诸多挑战。

资金投入不足:可持续发展瓶颈

互助性养老服务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均衡、常态化保障缺乏的问题。村集体出资、社会捐赠等资金来源较少且不稳定,互助组织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服务质量不高: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

农村养老服务普遍存在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服务内容相对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失能、高龄、空巢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刚性需求,服务供给明显不足。

人才短缺:专业护理人员缺口大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才短缺问题,特别是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这不仅影响了养老服务的质量,也限制了养老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的限制,农村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短缺的困境。

监管机制不健全:规范化发展待加强

农村养老服务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存在登记难、无法备案、风险防范和纠纷调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相关监管政策不够规范,导致养老服务市场秩序混乱,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04

未来之路:多方合力共筑养老保障网

破解农村养老难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同时,鼓励社会捐赠和企业投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引进专业人才,建立一支稳定的护理队伍。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方合力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和慈善机构的作用,鼓励其参与农村养老服务。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

关注精神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

除了物质保障和生活照料,还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建立老年人社交平台,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老年人排解孤独和焦虑,提高其生活质量。

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和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我们有信心逐步破解这一难题,让农村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乐享幸福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