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报告:概述、相关政策、行业企业布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报告:概述、相关政策、行业企业布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2923496_120815556

无人机光电吊舱作为航空器核心任务负载,主要采集光电子信号,广泛运用于军工、侦查、环境监测乃至导航与跟踪等多个领域。本文将从行业概述、市场规模、产业链布局、企业布局、市场规模预测以及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全面解析中国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概述

光电吊舱作为航空器核心任务负载,主要采集光电子信号,广泛运用于军工、侦查、环境监测乃至导航与跟踪等多个领域。其中,无人机光电吊舱为无人机吊舱的一种,通常包括可见光相机、红外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图像压缩模块以及稳定平台等组件,具备拍照及录像功能,能在全天候条件下对远距离目标进行追踪、摄录与监控。

无人机光电吊舱可划分三大应用领域:军事、警察与民用,其中军事领域主要负责侦查、打击、自卫等任务,警察则侧重于巡逻、追捕与救援行动,而民用方面则涵盖了森林消防、农林植保、环境监管以及紧急救援等各类需求。按照其吊舱搭载飞行器的航行距离远近,又可进一步细化为(超)近程、近程、中程和远程四个级别。在此之中,(超)近程无人机光电吊舱更为重视集成性、微型化和轻量化设计,而中程乃至远程级别的无人机光电吊舱,其研发重点则聚焦在增大作用范围和提升多任务执行能力上。

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相关政策

政策制定持续调整,无人机应用逐步规范化。2023年6月出台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划分了无人机的"管制空域"与"适飞空域",并对非限制空域内的融合飞行申请条件进行了规范。此外,在飞行资质方面,规定常规农业及微小型、轻型民用无人机操作人员无需驾照,只需经过培训便可进行飞行作业。

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市场规模

当前,全球光电吊舱行业已步入稳健成熟阶段,无人机光电吊舱全球市场持续扩张。其中,北美市场尤其以美国为主导,其军用无人机光电吊舱技术及应用居于世界前列。同时,以色列、欧洲和中国也是全球无人机光电吊舱的重要消费地。

虽然相较于国外,我国的光电吊舱科技研发起步稍晚,然而得益于强大国力及科研人才的持续贡献,我们在该领域已逐步实现创新突破。领域范围主要涵盖军方与民间两大环境。伴随着无人机技术日益成熟且应用市场逐渐扩展,光电吊舱作为关键部件,市场需求亦迅速攀升。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市场规模7.33亿元,2023年中国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市场规模9.87亿元。2019-2024年中国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产业链

无人机光电吊舱的产业链上游主要涵盖光电传感设备、光学镜头、图像处理单元、光纤电缆及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而其下游最早主要服务于军工领域,例如执行侦查、监视、目标追踪以及火力指引等使命。随着无人机技术日益进步,其应用范畴已逐渐扩展至民用领域,如环境监测、消防救援、地质勘探以及科研探索等。

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企业布局

当前,中国无人机市场中光电吊舱产品技术相对滞后,生产商众多。据知,我国涉足该领域研发与制造的公司包括晶品特装、星网宇达、通视光电、翔拓科技及浩孚科技等。总体而言,光电吊舱对技术要求较高,国内相关企业大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预测,受中国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2024-2030年中国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市场规模平稳上升。2030年中国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市场规模11.74亿元。2024-2030年中国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如下:

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光电吊舱市场发展主要受到国防预算稳步增加、航空器持有量持续上升及无人机产业迅猛发展的推动。具体而言,将其划分为军用、警用、通用航空、工业级及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级、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崛起,为我国光电吊舱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整体层面上观察,光电吊舱这一领域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极为严格,因此负责该项目研发与生产工作的国内企业主要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高新科技企业或者被认定为专精特新的专业化公司。伴随着各类科技的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光电吊舱产业现已开始步入向智能化、轻型化、高度集成化等方向转型升级的快车道。

我国许多无人机企业正积极研究以光电吊舱为主要任务载荷,构建"无人机+行业应用"体系,并在森林防火、电力检查、紧急救援及公安监控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成功应用。这一过程中,对光电吊舱的图像获取、辨识以及追踪等性能产生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下的市场发展与应用需求,航空光电吊舱产业的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本产业发展严重依托核心组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这需要高昂的研发投入、漫长的研发周期以及高风险,同时因为上游核心元器件呈“寡头垄断市场”之势。根据经济学理论,此种市场环境下各厂商的产量占比巨大,因此对全行业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能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价格相对稳定;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及政府监管。因此,我国红外探测器市场长久以来主要由军用红外应用主导,以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和中国科学院等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民营企业则通过代理国外产品逐渐壮大,竞争力日益增强,如高德红外、大立科技、烟台艾睿等公司近年在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领域的努力使其崭露头角。预计未来市场格局将更为明朗,行业门槛将逐步提高。

2、在工业级光电吊舱这一特定市场领域中,可以看到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特征得以充分展现。总的来说,该市场呈现出制造商众多、彼此间互不依赖、产品存在显著差异以及进出市场相对便捷等诸多特性。依据对垄断竞争市场中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其运作效果的深入剖析,可以发现这类市场中的各个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这些差异可能体现在产品质量、功能用途、非实质性属性或者销售条件等多个方面。然而,尽管同行业产品之间的差异并非达到无法互相替代的地步,但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却使得各厂商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为掌握标的市场的主导权,有必要实行商品差异化战略——此举根源于深入剖析消费需求后,定制性推出具有显著差异性的产品,进而塑造出部分卖家市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垄断程度。通常而言,企业的垄断程度与经营效益呈正相关关系。若企业的垄断程度较高(即竞争程度较低),则其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有利地位,进而获得更为理想的经营效益。

3、相较之下,由于民用工业级无人机产品对于光电吊舱的稳定性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与涉及军工光电系统装备的高端市场相比,工业级无人机光电吊舱市场的准入标准相对宽松,验证周期相对短暂,这也使得该市场涌现出众多的参与者,然而其利润率却相对较低。目前各个厂商正在努力地推进产品向高端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以便寻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伴随着无人机产业的飞速发展,整个行业已经逐渐步入了成熟阶段,未来必然会呈现出马太效应的趋势。同时,在军工装备国产化步伐日益加速以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那些能够满足军工高端应用需求的光电吊舱制造商将会崭露头角,逐步实现应用领域的升级换代,进而获取到市场空间和盈利空间所带来的丰厚回报。

无人机光电吊舱行业发展前景

自无人机光电吊舱诞生以来,其主要服务对象集中在军用无人机领域,通过其卓越的精确度与高效性能,为诸如军事侦查及目标定位类的任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然而,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民用无人机产业的蓬勃发展,无人机光电吊舱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运用,市场对于光电吊舱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需求,这无疑推动着光电吊舱行业朝着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等方向持续迈进。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