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四季养生的“黄金草”
玉米须:四季养生的“黄金草”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剥开玉米时,往往会将那长长的须扔掉。殊不知,这看似不起眼的玉米须,其实是一味十分有用的中药材。在本草古籍中,玉米须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玉麦须”。它不仅口感清香,更具有多种养生功效,是四季养生的绝佳选择。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玉米须性平,味甘、淡,归膀胱、肝、胆经,具有利尿消肿、利湿退黄的作用。《滇南本草》记载,玉米须“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近代《岭南采药录》中则强调其降血糖作用:“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漓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顿服。”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玉米须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对家兔有非常显著的降血糖效果。此外,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的排出量。这些功效使得玉米须在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玉米须茶的制作方法
制作玉米须茶非常简单。取干燥玉米须30~60克,加水500~10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即可。如果使用鲜品,则用量和水量需要加倍。煮好的玉米须茶口感甘甜,清香可口,适合一家老小饮用。
除了单独煮茶,玉米须还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成各种养生茶饮。例如,玉米须茅根茶(玉米须30克,白茅根30克,芦根30克)具有清热利尿通淋的作用,适用于泌尿系感染的治疗。玉贞降糖茶(玉米须30克、女贞子30克、菊花6克、鲜桑叶6克或干桑叶3克)则能清热祛湿,泻火解毒,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四季养生应用
玉米须适合四季养生,尤其对湿气重、血糖高的人群有益。在不同季节,可以采用不同的食用方式:
春季:春季湿气较重,可以用玉米须搭配白茅根、芦根等,制作成清热利尿的茶饮,帮助祛除体内湿气。
夏季:夏季暑气重,湿热容易在体内堆积。此时饮用玉米须茶,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同时具有凉血、泻热的功效,非常适合夏季养生。
秋季:秋季干燥,可以将玉米须与猪横脷(猪脾脏)搭配,制作成玉米须陈皮猪横脷汤。这道汤品能够理气健脾,利水渗湿,清肺胃之火,对糖尿病患者尤其适宜。
冬季:冬季寒冷,可以制作北芪玉米须芡实煲排骨。这道汤品中,玉米须性平味甘,具有泄热通淋、平肝利胆、利水消肿等功效;北芪补中益气;芡实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的作用。这道汤不仅适合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人群,也适合普通人群作为保健食用。
注意事项
虽然玉米须性平味甘,口感好,价廉物美,方便易得,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 多尿、小便控制困难的患者不宜多用
- 血糖偏低者慎用
- 不食用已有腐烂情况的鲜品玉米须
- 不用生虫的干玉米须
玉米须不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味养生良药。它口感清香,性质温和,适合一家老小饮用。无论是作为日常保健还是辅助治疗,玉米须都是值得推荐的养生佳品。所以,下次再剥玉米时,不妨将玉米须留下,为自己和家人制作一杯养生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