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液、过敏、霉菌... 鼻窦炎症怎么还分类呢?
脓液、过敏、霉菌... 鼻窦炎症怎么还分类呢?
同样是鼻窦炎,为什么治疗方法却大不相同?原来,鼻窦炎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化脓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窦炎和真菌性鼻窦炎的症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种常见疾病。
患者:医生,我鼻塞头痛,鼻涕还黄绿黄绿的...
医生:鼻窦炎,吃点抗菌药!
患者:医生,我一直打喷嚏,感觉嗅觉也不太好了...
医生:鼻窦炎,吃点抗过敏药!
患者:医生,我不仅流鼻涕,鼻子里还有一股腥臭气味...
医生:鼻窦炎,建议手术!
怎么都是鼻窦炎,治疗方法却大不同?
鼻窦炎可是有许多副「面孔」呢!
先明确诊断,才能对症治疗。
先来复习一下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是由于鼻腔与鼻窦黏膜长期炎症导致窦口堵塞,引起鼻窦内分泌物潴留,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炎症反应。
它不仅种类繁多,且每种类型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脓液危机」
化脓性鼻窦炎
化脓性鼻窦炎,是鼻子深处的一场「小战争」,是鼻窦粘膜遭遇化脓性感染的结果,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导致粘液化脓、积聚。表现为黄绿色脓涕、鼻塞、头痛,伴随畏寒发热。
化脓性鼻窦炎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同时,那些长时间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也更易患病。
儿童和青少年由于鼻窦结构尚未完全发育,且免疫系统仍在成熟阶段,是化脓性鼻窦炎的高风险人群。
成年人群的发病率同样值得关注,这主要受到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城市化水平高、环境污染严峻的地区,化脓性鼻窦炎的发病率普遍偏高。另外,气候湿润且温差波动大的区域也是该病症的高发区。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化脓性鼻窦炎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抗菌药物、局部减充血剂、黏液溶解剂、鼻用激素等,病情严重者考虑手术治疗。
「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窦炎
过敏性鼻窦炎是由于患者长期接触过敏原或摄入含过敏原的食物导致的炎症反应,多由过敏性鼻炎发展而来。这种鼻窦炎通常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和打喷嚏,严重时还会导致嗅觉减退。
鉴别于其他鼻窦炎,过敏性鼻窦炎会导致免疫球蛋白 E(IgE)增高,这与其发病机制有关。当过敏原进入鼻腔后,会与鼻黏膜上的特异性 IgE 抗体结合,激活嗜碱性细胞内的酶,释放出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多。
除了针对鼻窦炎的一般治疗以外,治疗过敏性鼻窦炎还要加上抗过敏药物,可以参考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同时关键也在于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病情严重者,脱敏治疗依然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霉菌入侵」
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又称霉菌性鼻窦炎,发病常与鼻窦内环境的改变有关。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接受放射治疗可能导致鼻窦内菌群失调,为真菌的生长提供条件。此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糖尿病、烧伤患者,也更容易患上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的典型症状除了常规的鼻塞、流脓涕、头痛外,还可能涕中带血,部分患者可出现面部压迫感,并感觉鼻内有霉臭气味,脓涕中可能会带有干酪样物。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和酮康唑可以有效。然而由于真菌性鼻窦炎往往难以通过药物彻底治愈,因此手术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清除病灶和病变组织,保留正常的黏膜,改善鼻窦的通气和引流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精准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在卢永田教授看来,每一位患者的鼻窦炎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症状如鼻塞、流脓涕、头痛等,虽然看似相似,但实则可能隐藏着不同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医生需要耐心询问患者的病史,仔细观察他们的体征,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来揭示鼻窦内部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