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守护者的绿色奇迹
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守护者的绿色奇迹
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东南部,有一片被誉为“辽西绿岛”的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是草原与森林的交汇处,更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安居之所。保护区总面积达57096公顷,自2001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一直致力于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
在这片广袤的山林中,有一位默默奉献的守护者——大黑山林场场长朱利。作为一位“林二代”,他从参加工作起就投身护林事业,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山林,用汗水浇灌着每一片绿意。在他的带领下,一支70人的护林员队伍,创造了建场60年无火灾的奇迹。
为了守护这片绿色家园,大黑山林场建立了严密的防火体系。他们将林区划分为35个责任区,实行打卡、月会、季度考评等制度,确保每一片山林都有专人负责。同时,还建立了森林防火阻隔系统,绘制了详细的资源分布图和防火隔离带位置示意图,为扑救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科技手段的应用让生态保护如虎添翼。大黑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智慧林草视频监控平台,通过8个双光谱热成像防火视频监控和16个多光谱雷达识别防火视频监控,实现了全天候监测。这些“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够及时发现火情,为扑救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大黑山的生态保护不仅限于陆地,还延伸到了海洋。在大黑山岛,一项重要的生态修复工程正在实施——海草床修复。海草床被誉为“海底草原”,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也是全球重要的碳库。工作人员通过种植鳗草和投放藻礁块等方式,成功修复了1.6公顷的海草床,为海洋生态系统注入新的生机。
经过持续的努力,大黑山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安居之所。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592种,野生动物171种,其中包括金雕、黄羊等珍稀物种。这片绿色家园不仅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庇护,更为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功实践,展现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朱利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绿色守护者”,他们的故事,正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