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内蒙古草原上的生态种植革命:从科技到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内蒙古草原上的生态种植革命:从科技到实践

引用
7
来源
1.
https://nmg.cern.ac.cn/content?cid=nmg39&id=2
2.
http://kjt.nmg.gov.cn/slb/kjdt/kjtgz/202312/t20231202_2420021.html
3.
http://59.75.36.213/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NMXK201510017&dbcode=CJFD&dbname=CJFD2015
4.
http://kjt.nmg.gov.cn/slb/kjdt/kjtgz/202209/t20220902_2122830.html
5.
http://kjt.nmg.gov.cn/slb/kjdt/kjtgz/202212/t20221226_2194520.html
6.
http://222.74.200.125:8001/c/2022-05-30/2114.shtml
7.
https://www.baotou.gov.cn/info/egovinfo/1001/zwgkbf/copy_2_xxgk_nry/011718261/2023-00060.htm

在内蒙古高原的广袤草原上,一场生态种植革命正在悄然进行。这里不仅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通过科技创新和生态种植技术,成功实现了草原生态恢复和农业增产的双赢。

01

科技创新引领生态种植

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沙尔沁乡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实验基地,一片片羊草长势喜人。这里正在实施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草原生态恢复与生产力提升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最新研制的专用收获机正在田间作业。这种专用收获机可以将羊草从根部切断,卷入机腹,再从尾部喷出,实现自动化收获,总损失可降低到5.3%以下,净度提高到72.6%以上。

羊草作为内蒙古具有优势的多年生优质乡土草,不仅是牛羊马都爱吃的“香饽饽”,还是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践踏的“草坚强”。一次播种成功可以利用几十年,推动以羊草为代表的优质乡土草种业发展对内蒙古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具有重大意义。

科技创新是草种业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内蒙古广大草业科技工作者在羊草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繁育、推广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基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自治区种业振兴和科技兴蒙两大战略的引领下,内蒙古在草种业领域持续加强与国内大院大所的科技合作交流,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鉴定、良种繁育等方面联合实施了一批国家和自治区重点科技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研究走在了国内羊草研发的前沿。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在呼和浩特市建立了世界羊草资源类型最多、规模最大、种植保存最为规范的羊草种质资源异位保存圃,保存种质资源700多份。首次开展了羊草全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蛋白组及谱系地理学等研究,先后自主选育出了中草26号羊草、中草27号羊草、西乌珠穆沁羊草、东北羊草等6个中草系列羊草新品种和3个新品系,基本解决了羊草抽穗率低、结实率低、发芽率低的“三低”问题,发芽率平均在80%以上,种子产量平均每亩35斤以上。

内蒙古大学祁智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依托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羊草钙营养形成机理研究与优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收集了内蒙古草原野生羊草种质资源200多份,对收集保存于北京、河北、内蒙古的上千份羊草种质资源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学性状评价,并对部分种质资源进行了扩繁,选育出4个高钙羊草新品系,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建立羊草种子繁育基地1000亩,并在锡林郭勒盟乌拉盖建设了羊草种植小区及施肥样地。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签订《内蒙古自治区特色草种遗传改良与产业化示范创新平台合作协议》。双方科研团队通过深入合作,选择了抗逆性强,生态效益高的羊草作为底盘资源,建立了羊草的植物遗传转化及基因组编辑技术体系,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了羊草重要性状控制基因,搭建了先进的羊草遗传转化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平台。已在呼伦贝尔和乌拉盖开展8500亩羊草抚育和1000亩良种繁育试验示范工作。

2018年以来,从“蒙古高原抗逆性盐生牧草发掘与创新利用”到“重要乡土草育种新技术研发与新品种培育推广”,从“重要生态修复草种—羊草新品种推广与种子产业化示范”到“退化羊草草原切根施肥改良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自治区科技计划支持草业相关的科研与成果转化项目达到26项,支持资金累计达到1亿元以上,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草产业的健康发展。

面向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现实需求,为解决内蒙古羊草优质品种少、种子繁育速度慢、育种技术不配套、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等突出问题,2022年,自治区科技厅在种业领域率先以“揭榜挂帅”机制启动实施科技重大示范工程,将“羊草和冰草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纳入支持重点,由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等17家草种业上下游科研单位和企业组成草种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揭榜攻关,将围绕羊草开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系统评价,创制结实率与产草高的羊草新种质,培育优质高生产性能新品种(系),逐步建立完善的育繁推一体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

下一步,自治区科技厅将以提升草种业创新能力为重点,聚焦草种业全产业链的主要瓶颈问题,持续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创建国家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乡土生态草种和优质饲草品种培育、草繁育加工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系统布局,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科研组织形式,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应用为导向,产学研创新联合,覆盖种质创新、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全链条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源头科技支撑。

02

生态种植模式的实践

在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一项名为“紫花苜蓿—草谷子—马铃薯—青贮玉米”的轮作示范项目正在实施。这种轮作模式不仅提高了牧草产量,还改善了土壤肥力,为当地草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人员对二色补血草和知母优质品系进行选育,开展人工节水栽培技术和温室大棚栽培技术研究,提出浑善达克沙地饲用和药用植物产业开发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一年生人工草地建植技术的使用使牧草产量从天然草地的100-200公斤/亩,提高到500-600斤/亩,经济效益翻了两番。至2015年,内蒙站技术推广总面积累计达4.2万亩,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400万元,推广示范区农民增收20-30%,资源利用率提高20-30%。

03

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生态种植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通过生态种植技术的推广,牧草产量从天然草地的100-200公斤/亩提高到500-600斤/亩,经济效益翻了两番。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推广示范区农民增收20-30%,资源利用率提高20-30%。

04

未来展望

内蒙古草原生态种植技术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和生态种植模式的持续优化,内蒙古草原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这片广袤的草原,不仅会成为生态安全的守护者,更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高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