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手机指纹识别方案并不简单,超声波或迎来普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手机指纹识别方案并不简单,超声波或迎来普及

引用
36氪
1.
https://36kr.com/p/2829466116114689

近日有消息称,某新款直板旗舰将采用侧置式电容指纹识别方案,而后续一款搭载高通骁龙8 Gen4的折叠屏旗舰也可能采用相同方案。同时,超薄屏下指纹识别(光学透射式)的产能正在缩减,这可能推动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的普及,特别是在主流机型中。

在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中,生物识别技术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在安卓阵营,指纹识别已成为主流方案,并经历了多次迭代。如今看似"落后"的侧置式电容指纹识别被用到新款机型上,显然是相关厂商综合权衡利弊的结果,体现了技术与市场、设计与成本、安全与体验之间的博弈。

长期以来,部分用户认为高端手机应该采用最新、最先进的技术。然而,作为高度集成的消费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维度的因素。手机厂商需要从多个维度对硬件配置进行权衡和取舍,因此用户的期待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其中,机身的轻薄化是手机设计阶段的重点。对于折叠屏手机这类对体型要求严格的产品来说,机身内部空间的使用率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厚度相对较大的屏下短焦指纹识别模组由于会对机身厚度造成侵占,自然会被排除在外,此时侧置式电容指纹识别模块就成为了保障外观设计与实用性之间平衡的一个选择。

元器件成本显然是影响智能手机生物识别方案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高端机在这个方面会相对宽松,但也并不意味着厂商就可以无所顾忌地追求最新的技术,而是仍需在相对有限的预算内突出差异化。例如搭载性能更强的SoC、使用更先进的CMOS,以及配备更大容量的电池等,以保证产品的核心市场竞争力。而在将成本大量用到上述元器件之后,对于相较没有那么重要的生物识别方案往往就会成为"受害者"。事实上,这种配置上的权衡不仅体现在生物识别功能上,更贯穿于整个产品设计的过程。

当然,生物识别方案的选择并非只关乎成本和性能,更重要的是保障用户的数据、隐私安全。由于目前无论是电容指纹识别、光学指纹识别,还是超声波识别方案,都已经达到了金融级的安全防护标准,因此也就意味着无论厂商做出怎样的选择,满足用户对安全的需求这一核心标准并未降低。因此在旗舰机型上采用"较老"的方案并不意味着技术的退步,而更像是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控制做出的选择。

对于智能手机产品而言,技术革新与用户需求往往会交织在一起,因此也就使得配置等方面的选择变得更加难以抉择。近期关于超薄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模组产线缩减会引发关注的背后,就即是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也反映了相关厂商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超薄光学屏下指纹方案技术示意图

一直以来,技术的革新无疑是推动智能手机行业前行的重要动力,虽然新技术逐步成为主流是一大趋势,但显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一项新技术都能很快占领市场。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超薄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方案是借助OLED屏幕的特性,用更薄的光学传感器就能完成对于指纹信息的收集和识别,并且由于所需空间更少,因此对于机身厚度的降低也有一定帮助,相比于短焦屏下指纹识别明显更为先进。

但需要注意的事,由于两者在厚度上的差异,就导致超博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必须要避开电池,因此其往往只能安置在屏幕更靠下的位置,在体验上与无需考虑避开电池的短焦屏下指纹识别方案就会有着不小的差异。目前市场上同时存在多种指纹识别方案,其中包括实体电容式模组、屏下光学识别(短焦、超薄)、超声波等,这些方案各有优势、并适用于不同的需求,但这也为手机厂商带来了挑战。

比如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手机厂商不仅需要在不同方案中进行选择,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备货、库存等方面的因素,而这些不确定性显然就会增加了风险。因此在如今超薄屏下指纹体验短板相对更为明显的情况下,因此适当缩减其产能也就成为了必然。

对于用户来说,目前的市场态势显然是利好。现阶段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在体验更好的同时,还细分出了广域和单点两种方案,因此超薄光学屏下指纹识别可能会减产的消息,或将意味着相关厂商会加快推进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的普及速度,并可能会将成本相对较低的单点方案在更多机型中应用。

在智能手机生物识别技术的不断演进中,各类指纹识别方案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展现出了技术选择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微妙平衡。超薄屏下指纹识别或将暂时减产的消息并非代表技术的停滞,而是体现出了技术先进性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共融,也正是两者之间平衡的体现。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在安卓阵营中,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方案有望凭借细分化、更高安全性,以及便捷性的优势,加快普及的步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