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余名游客追寻延安精神: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
700余名游客追寻延安精神: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
近日,7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抵达延安,开启了一场感悟红色文化的旅程。在安塞腰鼓的热情欢迎下,游客们参观了南泥湾、杨家岭革命旧址等景点,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深刻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魅力。
安塞腰鼓:感受陕北的热情
“欢迎来到延安!”“大美延安,我们来了!”站台之上,延安人民与专列游客的声音相互交织,传递着彼此的心声。安塞腰鼓表演方阵前,游客们满心欢喜感受着陕北人的热情。不少游客跟着鼓点,一同舞动起来。
江西新余游客卢春英是腰鼓表演的爱好者,她开心地举起手机拍摄视频。“以前听说过安塞腰鼓,没想到现场看这么震撼,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延安的腰鼓爱好者一起交流。”
参观革命旧址:追寻红色足迹
本次延安之旅,游客们参观南泥湾、杨家岭革命旧址等,感受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体验延安的黄土风光、民俗风情和特色美食。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清晨的阳光,洒照在宝塔山顶之时,卢春英与同行好友一同从酒店出发,往返跑了十多公里还登上了宝塔山。“我们希望在旅途中用跑步的方式,向革命先辈致敬。”卢春英说。
“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在南泥湾,游客们唱响红色歌曲,感受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
“一个时代,一段历史,初心永恒,寻找信仰的力量。”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外,浙江华运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导游部专列总指挥刘璐豪发出感慨。
天津游客白阿姨被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故事打动了。“我们从小就唱《南泥湾》。如今,亲眼看到南泥湾的稻田,深有感触。”白阿姨的儿子今年刚刚成为预备党员,看到白阿姨和老伴分享的视频后,也深受鼓舞。他说:“以后有机会也要来到延安,亲眼看看老一辈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红色演艺:感受延安精神
在延安,游客们不仅能参观革命旧址,还能通过观看红色演艺项目,更深入地感受延安精神。
暑期,金延安旅游度假区已接待游客70万人次。游客白天可以在此观看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的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晚上,沉浸式体验大型红色歌舞剧《延安十三年》。
《延安十三年》通过100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细腻动人的情节,结合科技手段,带领观众一同回顾党中央和革命先辈在延安的13年光辉历程。演出时,观众与演员一起行进,融入“穿越感”十足的剧情。观众既是剧中人,又是看戏人。今年5月19日复演以来,《延安十三年》已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
暑期,在延安红街主题街区,《再回延安》演出增加至一天5场,7月以来,已有近4万人观演。来自内蒙古的游客祁心悦说:“《再回延安》采用沉浸行走式观演形式,让游客融入剧情,在行进中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很多人在观看过程中不停擦眼泪,有的老人跟着敬礼,大家完全沉浸在剧情中。”
红秀《延安 延安》演出在暑期增加到一天3场,周末和夜间热门场次仍是“一票难求”。秧歌表演、民歌互动、赠送红枣等环节,带领大家领略陕北风情。北京游客李辰莹说:“这次来延安,我不仅参观了革命纪念馆,还观看了红色题材演出。这趟旅行太完美了。”
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启示
延安精神,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1938年,年仅17岁的于蓝带着5块钱,两个多月走了1000多公里路,从北京来到延安。她走的是一条追寻信仰的路,通向充满梦想的地方。“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是因为延安窑洞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芒,代表了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正确政治方向。据统计,抗战后来到延安的知识分子共有4万余人。
面对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延安的军民生活和财政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在严峻的形势下,延安军民积极响应毛泽东发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八路军青年战士“一把镢头一支枪”,把南泥湾从“烂泥湾”变为陕北“好江南”。
延安精神在新时代得到了新的传承和发扬。通过红色教育列车、红色演艺项目等形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感受延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问题与反思
然而,在延安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游客反映,延安部分景区存在交通拥堵、服务态度差、商业化过度等问题。一位从沈阳来延安参观的中学教师表示:“红色旅游”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赚钱的话,那可就“跑偏了”。
一位教育系统工作的朋友,曾说起他的延安之行……
我问他登上宝塔山的感觉如何?
“没有上!”他竟然这样回答我。
“不上宝塔山怎么能算去了延安呢?”我揶揄他。
他说,当时车就停在延河桥边宝塔山下,但导游说了:“就是个塔,再莫别的啥!我们在此停车五分钟,大家可以下车照像。”他也觉得十分遗憾。
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内涵的传承,不能让革命圣地变成单纯的商业景点。
圣地延安,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每一次到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正如一位游客所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习和感悟延安精神。”让我们在追寻红色足迹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