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哪吒之魔童闹海》:饺子与洛克特视效的极限挑战
揭秘《哪吒之魔童闹海》:饺子与洛克特视效的极限挑战
《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在向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发起冲击,目前其总票房已突破90亿元,成为中国首部达到此成绩的影片。这部动画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导演饺子及其团队的努力,尤其是主力视效团队洛克特视效。
导演饺子:用匠心打造精品
饺子,本名杨宇,是一位80后动画导演。2008年,他凭借个人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获得多个奖项,开始在动画界崭露头角。2019年,他执导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35亿元的票房,创下当时中国动画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时隔五年,他带着《哪吒之魔童闹海》再次震撼人心。
在创作过程中,饺子始终坚持“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他曾在采访中表示:“有时候剧情发展到某个阶段,哪吒突然变得有了灵魂,我无法再控制他了。在这个过程中,哪吒认识、接触并感悟到了更多的事情,也渐渐地自我完善起来。”这种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使得影片中的哪吒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洛克特视效:技术突破的幕后英雄
深圳洛克特视效科技有限公司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主力视效团队,也是该系列电影的核心特效制作方。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他们承担了影片中最复杂的特效设计工作,并且成功完成了多个高难度特效镜头的制作。
为了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团队在制作和技术上全面升级。洛克特的创始人聂华军表示,团队五年来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尤其是在海水制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角色建模、场景渲染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技术突破。
制作过程:精益求�並將精益求愈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特效量巨大,平均每个镜头至少有5种特效元素,每个镜头的特效模拟缓存量在10T以上。例如,为了呈现“裂空爪”的特效,需要做八层以上不同材质、不同速度的岩浆流体,这样复杂的镜头要反复磨六七十遍才能过。
影片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仅特效镜头量就超过前作的全片镜头数量(超1800个)。在视效难度分级中,影片包含了大量S级难度的特效镜头。例如,片中“海面被撕裂”的特效镜头直径达5000米、深度3700米,相当于15艘航母的体量,其海水动态模拟的难度堪称动画电影之最。
成就与意义:中国动画的新高度
《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在国内取得巨大成功,截至2025年2月13日,该片累计票房超过96.82亿元,超越《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21位、全球动画票房榜第4位。在海外也获得广泛认可,北美点映排片突破700场,预售票房创近20年来华语片首周末新高;澳新地区则斩获近20年来华语片点映票房冠军。
这部影片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它不仅展现了国产动画的技术进步,也通过创新改编经典故事,融入现代审美,成功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