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康复训练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康复训练指南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3550592_107808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是腕关节尺侧的一组重要结构,包括三角纤维软骨盘、三角韧带等。TFCC损伤是造成腕关节不稳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往往表现为腕关节尺侧的活动不便、疼痛,有时会伴有弹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TFCC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案。

佩戴支具阶段(0-6周)

此阶段的目标是减轻水肿和疼痛,保持未受累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手指)的正常活动范围,逐渐增加腕关节屈伸的活动范围。

康复方案

  1. 消炎、消肿:
  • 抬高患肢(手高于心脏):利用气垫或枕头将上肢适当抬高。
  • 主动握拳:尽力握5秒,尽力伸5秒,每天做200-300个。
  • 冰敷:将冰袋以薄毛巾包裹后放置于手腕肿胀发热区域,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
  1. 相邻关节的活动度练习:每个动作做10个,每天2次。
  • 肩关节:肩关节前屈(前平举,直至最大)、肩关节外展(侧平举,直至最大)、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外旋、肩关节内旋、肩关节内收。
  • 肘关节:肘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
  • 手指:握拳、开指、并指。

  1. 腕关节活动度练习:每个动作在最大活动位置保持10秒,5个/组,2-3组/天。
  • 患者健侧手固定患侧手腕,在疼痛能耐受的情况下主动使手腕伸展到最大范围,保持10秒,随后主动使手腕屈曲到最大范围保持10秒,重复5次,2-3组/天。

注意:支具需要24小时佩戴,洗澡时可以摘除,但需要保持佩戴支具时的姿势,避免前臂旋转(TFCC是维持腕关节旋转稳定性的重要结构,腕部旋转时韧带会受到相应张力,过大的张力会影响韧带生长)。

去除支具后,需要4-6周开角度练习

此阶段的目标是腕关节和前臂在无痛范围内达到最大关节活动度,增强关节灵活性灵活性。

康复方案

  1. 继续第一阶段的康复训练。

  2. 腕关节的活动度及力量练习:每个动作在最大活动位置保持10秒,5-10个/组,2组/天。

  • 腕关节背伸:患肢置于桌面上,健侧手固定前臂,家属被动施加轻柔外力 使手腕伸展到最大范围,并主动使手腕伸展到最大范围。
  • 腕关节掌屈:患肢置于桌面上,手悬于桌面外,健侧手固定前臂,家属被动施加轻柔外力使手腕屈曲到最大范围,主动使手腕屈曲到最大范围。


  1. 前臂旋转的活动度练习及力量练习:每个动作在最大活动位置保持10秒,5-10个/组,2组/天。
  • 前臂旋前:在屈肘90度进行,上臂夹紧身体侧方,避免肩关节代偿,家属或健侧手被动施加轻柔外力使手掌朝地,并主动使前臂旋前(即手掌朝地)。
  • 前臂旋后:在屈肘90度进行,避免肩关节代偿运动,家属或健侧手被动施加轻柔外力使手掌朝天,并主动使前臂旋后(即手掌朝天)。


  1. 轻度功能性活动练习:写字、小物品的操控等精细活动练习,洗脸、梳头、吃 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2. 此阶段避免2项活动:

  • 抬重物以及使劲旋转的动作:例如拧瓶盖,拧毛巾的动作。虽然韧带初步愈合,但强度尚不足以抵抗以上动作产生的应力,所以需要避免。
  • 腕关节尺偏的动作:就是摆手说“再见”这一动作手腕向小指侧偏斜的动作。这一动作对TFCC不友好,是一个可能会导致损伤的动作,在韧带刚刚愈合阶段避免做这一动作导致再次损伤。

注意:

  • 动作【1】和【2】 两个动作在佩戴支具过程中也在进行,此阶段需要将角度逐步加大直至正常,一般情况下肘关节训练更快接近正常,腕部屈伸活动需要克服一定不适逐步进展。
  • 动作【3】 刚去除支具时可能非常困难,旋转时有牵拉撕裂感甚至疼痛感,需要在疼痛忍受程度内逐步进行,争取在4-6周内恢复至健侧旋转角度。6周内训练过程中很多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疼痛不适,不用特别担心,可能与强度过大有关,可短暂休息1-2天等待疼痛不适缓解后再此进行训练。

康复目标:在去除支具4-6周恢复至健侧腕关节屈伸及旋转角度。

去除支具6周后

此阶段的目标是腕关节和前臂在无痛范围内达到最大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患肢恢复功能活动。

康复方案

  1. 继续第二阶段的康复训练

  2. 增强握力:尽力握弹力球5秒,每次20个,每天3-4次

  3. 进行腕关节及前臂渐进性抗组练习:使用弹力带、哑铃进行腕关节背伸、腕关节掌屈、前臂旋前、前臂旋后的运动,每组10-20个,每天2-3组。(注意:应用哑铃畸形旋转训练务必缓慢,重量限制在1-2Kg为宜,避免再次损伤)。屈伸力量可逐步增加。

  4. 工作适应性训练,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

康复目标:通过2-3个月的训练使患肢力量接近受伤前水平。

本文内容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