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提降息遭鲍威尔驳回,市场预期延至年底
特朗普再提降息遭鲍威尔驳回,市场预期延至年底
2025年2月12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高于市场预期的2.9%,创下自2024年6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这一数据公布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将通胀责任归咎于前总统拜登,并再次呼吁美联储降低利率。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利率应该降低,这与即将实施的关税措施相辅相成。”他还表示,美联储应该采取更多措施来支持经济增长,而不是关注通胀数据的短期波动。
然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时对此作出了明确回应。他强调,美联储的决策将基于经济数据,而不是政治压力。“CPI数据高于几乎所有预测,但我只想提醒大家保持谨慎,”鲍威尔说,“我们不会因为一两个好数据而兴奋,也不会因为一两个坏数据而沮丧。”
鲍威尔重申,鉴于劳动力市场的强劲表现和经济的稳健增长,美联储目前没有急于降息的理由。“我们在通胀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还没有完全达到目标,”他说,“我们需要保持政策的限制性。”
市场对特朗普的降息呼声反应冷淡。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显示,交易员们已将美联储下次降息的时间预期从9月推迟到12月,且降息幅度仅为25个基点。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时再次施压美联储降息,背后有多重考量。一方面,他试图将通胀问题政治化,通过将责任推给前任政府来减轻自身压力;另一方面,他也希望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为其政策背书。然而,美联储显然无意屈从于政治压力。鲍威尔多次强调,货币政策决策将严格依据经济数据和美联储的双重使命——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尽管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美国经济整体表现稳健。最新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失业率维持在4%的低位,工资增长温和。核心PCE通胀率(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的目标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更倾向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不是轻易改变利率政策。正如鲍威尔所说:“我们离通胀目标已经很接近,但还没有完全达到。我们需要保持政策的限制性,直到确信通胀能够持续回到2%的目标水平。”
这场关于降息的博弈,实质上反映了美国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微妙平衡。特朗普试图通过施压美联储来实现其政治和经济目标,但美联储则坚守其独立性,坚持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市场和美联储似乎都更倾向于谨慎行事,而不是轻易改变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