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新突破:微创手术+康复
锁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新突破:微创手术+康复
近年来,锁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取得了重要突破。传统的手法整复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存在诸多局限性,而最新的“锁骨骨折的经皮固定微创术式”因其无手术疤痕、愈合快等优点受到患者欢迎。此外,医院康复科的专业康复训练也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持。这种新型治疗方式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大大缩短了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微创手术:治疗方式的新突破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创伤,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以及并发症风险高的问题。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MIPPO锁骨骨折手术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近日,徐州仁慈医院创伤骨科收治了一位锁骨中段骨折的患者。43岁的张先生因摔倒后左侧锁骨骨折入院。X线显示左侧锁骨骨折,移位明显。经过综合评估后,患者选择接受微创接骨板接骨术(MIPO)治疗锁骨骨折。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在手术前,信远医生团队为其进行详细的病例分析,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抗生素皮试、心肺功能检查等,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承受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信远医生先在患者皮肤表面上标记出锁骨的解剖位置,然后在锁骨的近端和远端分别做两个小切口,通过这两个小切口,医生使用特殊的器械将骨折复位,并通过经皮螺钉固定。整个手术过程仅用了约30分钟,出血量不到50毫升,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康复训练:恢复功能的关键环节
锁骨骨折术后,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肩关节功能至关重要。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以下是一套完整的锁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方案:
早期阶段(术后1-2周):
- 握拳、伸指、分指练习: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 腕屈伸练习: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每次保持5秒,重复10次。
- 前臂内外旋练习:轻柔地旋转前臂,幅度逐渐增大。
中期阶段(术后3-4周):
- 捏小球练习:增强手部力量,每次持续30秒,重复10次。
- 抗阻腕屈伸运动:使用弹力带或小哑铃,每次15次,每天2-3组。
- 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用力。
后期阶段(术后5周以后):
- 抗阻的肘屈伸与前臂内外旋练习:使用适当重量的哑铃,每次15次,每天2-3组。
- 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挺胸练习:增强肩背部肌肉力量。
- 患肢上举爬肩梯:逐步增加上举高度,每次保持5秒。
全面恢复阶段(外固定解除后):
- 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全方位活动。
- 抗阻牵拉练习:使用弹力带进行肩、肘部的牵拉训练。
-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如梳头、穿衣等,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微创手术在工伤中的应用
对于工伤患者而言,选择微创手术不仅能够加速康复,还可能影响伤残等级的评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23,锁骨骨折的伤残等级主要依据愈合后功能障碍程度来判定:
- 十级: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
- 九级:骨折后遗留轻度功能障碍,肩关节活动度丧失≥25%。
- 八级:骨折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
微创手术因其精准性和对周围组织的保护,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功能恢复效果。对于工伤患者来说,这不仅意味着更快重返工作岗位,也可能获得更高的伤残赔偿。
结语
锁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已经迈入微创时代,结合科学的康复训练,患者能够更快恢复功能,重返正常生活和工作。对于工伤患者而言,选择微创手术不仅能加速康复进程,还可能获得更合理的伤残赔偿。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采用这种新型治疗方案,为自己的健康和权益争取最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