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蓬教授团队再登Nature:ROS癌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蓬教授团队再登Nature:ROS癌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7
来源
1.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0321834094ac
2.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0321834094ac
3.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ff0e834699d4.html
4.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34d8834e4487.html
5.
https://www.vbdata.cn/intelDetail/202882
6.
https://skl.sysucc.org.cn/Join/ArticleShow.aspx?AID=2937
7.
https://med.xmu.edu.cn/info/1439/18701.htm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蓬教授团队近日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发表题为“Targeting ROS in cancer: rationale and strategies”的综述论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靶向活性氧(ROS)在癌症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这一突破性研究不仅揭示了ROS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复杂机制,还为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01

ROS的多维度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ROS通过多种途径调控癌症的发生发展。在信号传导方面,ROS主要通过氧化还原修饰影响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学,进而调节关键代谢途径。高ROS水平可引起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导致呼吸链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图1)。

在肿瘤微环境中,ROS可刺激癌症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中的NF-κB和AP-1等氧化还原敏感通路,释放炎症因子,进一步诱导远处组织产生ROS,激活NF-κB和FOXO等转录因子,导致消耗性代谢变化、蛋白质和脂质降解,引发肿瘤恶病质。

值得注意的是,ROS对免疫系统具有浓度依赖性的双重作用。低浓度ROS可促进免疫细胞功能,而高浓度ROS则通过氧化关键免疫分子、诱导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和选择免疫抑制细胞,抑制免疫反应(图2)。

此外,ROS还通过相分离调控细胞生物学过程。例如,H2O2可通过氧化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或蛋氨酸残基,调节相分离状态,影响细胞器的形成和功能。在肿瘤干细胞中,ROS与抗氧化剂之间的平衡调节干细胞的可塑性,低水平ROS维持静息状态,高水平ROS则促进增殖。

02

靶向ROS的治疗新策略

研究团队提出,通过破坏ROS产生和消除之间的平衡,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具体策略包括:

  1. 刺激ROS产生:通过抑制抗氧化系统(如NRF2、GPX4等)或增强ROS生成酶(如NOX)的活性,诱导氧化应激,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

  2. 抑制抗氧化系统:靶向关键抗氧化分子(如GSH、SOD等),降低肿瘤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使其更容易受到ROS介导的损伤。

  3. 调控免疫微环境:通过调节ROS水平,优化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增强抗肿瘤免疫效果。

  4. 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利用ROS调控铁死亡、焦亡等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03

研究的创新性和临床应用前景

该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首次系统阐述了ROS在癌症中的多维度作用机制,包括氧化还原信号、代谢调控、免疫调节和细胞命运决定等。同时,研究还提出了基于ROS的个性化治疗策略,强调应根据肿瘤分期、氧化还原状态和患者免疫功能进行精准干预。

在临床应用方面,这些发现为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了重要参考。例如,针对NRF2、GPX4等关键靶点的抑制剂正在临床试验阶段,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研究还提示,抗氧化剂的使用应谨慎评估,避免不当使用反而促进肿瘤生长。

04

未来展望

尽管ROS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准确区分不同类型的ROS及其亚细胞定位,如何实现时空特异性的ROS调控,以及如何平衡ROS对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双重影响。未来研究需要在这些方向持续发力,以推动氧化还原调节治疗的临床转化。

黄蓬教授团队的这一突破性研究,不仅深化了对ROS在癌症中作用机制的理解,更为开发新型抗癌药物和优化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靶向ROS的治疗方案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造福更多癌症患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