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少年儿童心中的榜样正在悄然改变
新媒体时代,少年儿童心中的榜样正在悄然改变
“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面对这个问题,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往往与他们心中的榜样密切相关。最新调查显示,高达80.22%的初中生有明确的效仿榜样,这一数据揭示了榜样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少年儿童的榜样选择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榜样类型:从传统英雄到影视明星
传统上,科学家、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等一直是青少年的主要榜样。然而,最新调查显示,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在初中生群体中,选择同学、朋友作为榜样的比例最高,达到45.5%;其次是影视明星,占比39.46%;而科学家、英雄人物等传统榜样,占比仅为17.92%和14.11%。
这一变化背后,是新媒体时代的深刻影响。超过半数的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榜样信息,电视广播、朋友同学等渠道紧随其后。传统教师讲授与教材学习的方式,占比已降至18.76%。这表明,新媒体正在重塑少年儿童获取信息和选择榜样的方式。
榜样的力量:从学习到生活的全方位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榜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父母亲人在少年儿童选择榜样时的影响最大,占比高达47.9%。教师和同学朋友的影响也都在三成以上,而媒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榜样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情感依恋和自我价值感。在北京昌平区,一批“新时代好少年”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榜样的力量。他们中有勤奋学习的三好学生,有多才多艺的艺术小达人,有热心公益的志愿者,还有传承红色精神的小小讲解员。这些身边的榜样,正在激励着更多孩子追求卓越。
如何正确引导:理性选择与科学教育
面对少年儿童榜样选择的新变化,如何正确引导成为家长和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专家指出,榜样教育需要理性分析和科学定位。首先,要客观看待榜样教育的现实际遇,既要肯定其积极作用,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如榜样形象过于高大全、教育方法简单化等。
其次,要创新榜样教育的内容形式与途径。学校应开展多样化榜样教育,注重身边人的评选,让榜样更加接地气。家庭榜样教育也要避免简单比较,而是要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心理需求,通过亲子共读名人传记等方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意识。
最后,要重视榜样教育的效果评估。教育者需要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进行阶梯式、递进式的榜样教育。同时,要善于挖掘榜样的时代价值,结合日常生活增加学习、模仿、体验、践行的机会,增强榜样教育的时效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在今天依然适用。在新媒体时代,少年儿童的榜样选择虽然呈现出新的特点,但榜样教育的重要性从未改变。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榜样环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