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国标下,甜味剂市场大洗牌!
新版国标下,甜味剂市场大洗牌!
2025年2月8日起,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食品添加剂管理迈入新阶段。此次修订不仅涉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更对甜味剂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甜味剂使用新规:更严苛的管控标准
新版国标对甜味剂的使用做出了重要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增了对个别甜味剂共同使用时的总量控制要求。具体来说:
- 当食品中同时使用甜味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和阿斯巴甜时,混合使用的最大使用量不能超过标准规定的阿斯巴甜的最大使用量。
- 同样,当同时使用甜味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和安赛蜜时,混合使用的最大使用量不能超过标准规定的安赛蜜的最大使用量。
这一规定意味着,企业不能再通过简单叠加不同甜味剂来提高甜度,而是需要更加科学地配比和使用甜味剂,以确保食品安全。
此外,新规还对部分甜味剂的使用范围进行了调整。例如,罐头类食品中不得再使用ε—聚赖氨酸盐酸盐、乳酸链球菌素、山梨酸及其钾盐、稳定态二氧化氯等食品添加剂。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配方,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市场洗牌:企业面临转型升级
新规的实施无疑给食品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以一家知名面包生产企业为例,该公司在新规正式实施前,已于2024年2月开始逐步调整配方,按照新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这种提前布局的策略不仅帮助企业规避了政策风险,也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如此迅速地做出反应。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储备不足、资金有限,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配方调整和工艺升级。这可能导致行业洗牌,优胜劣汰加剧。
从长远来看,新规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发展。企业将不得不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安全、更健康的甜味剂替代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也可能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
消费者受益:更安全的饮食环境
对消费者而言,新规的实施无疑是个好消息。首先,严格控制甜味剂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可以降低因过量摄入甜味剂而带来的健康风险。其次,新规的实施将促使企业使用更安全、更健康的原料,从而提升食品的整体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还删除了部分不再具有工艺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如落葵红、密蒙黄、酸枣色等。这些添加剂的淘汰,意味着食品将减少不必要的化学成分,更加回归自然。
未来展望: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低糖、低热量的食品越来越受欢迎。新规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开发更健康的甜味剂替代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新规也将促进食品行业的技术创新。企业需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新的监管要求。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食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安全的食品选择。
结语
新版国标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食品添加剂管理迈入新阶段。虽然短期内企业可能面临一定的调整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发展。对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随着新规的逐步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食品将更加安全、健康,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