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民、包信和谈煤化工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关键角色
刘中民、包信和谈煤化工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关键角色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煤化工不仅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链完整的支柱型产业,还将在清洁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指出,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煤化工能够促进高能耗工业转型升级,为我国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提供重要支撑。此外,煤化工的发展还将带动新能源制氢耦合技术、煤炭/合成气直接转化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攻关部署,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体系的绿色低碳发展。
煤化工技术创新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我国在煤化工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为例,该所刘中民院士团队在煤基乙醇和甲醇制烯烃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2022年9月,由刘中民团队历时十年科技攻关的50万吨/年煤基乙醇工业装置将正式投料试车。这一项目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煤基乙醇项目,标志着乙醇生产迈入大规模工业化时代。
此外,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团队在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该技术是我国完全自主从原创基础研究突破出发,实现过程放大和工业示范的创新成果。这项技术摒弃了延续90多年的费托合成路线,开创了一条低耗水、低耗能的煤基合成气转化制烯烃的新途径。
煤化工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作用
煤化工在清洁能源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煤化工技术可以生产替代石油和天然气的产品,如乙醇、烯烃等,有助于减少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其次,通过技术创新,煤化工可以实现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例如,煤基乙醇技术可以生产环保清洁燃料,用于替代传统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技术则可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实现更清洁的生产过程。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为清洁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煤化工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煤化工在清洁能源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煤化工项目通常需要大量投资,建设周期较长,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其次,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仍会产生一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未来,煤化工的发展方向应聚焦于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更高效、更清洁的煤化工技术;另一方面,要推动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发展,如利用新能源制氢耦合技术,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此外,还应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煤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结语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煤化工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煤化工不仅能够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还将在清洁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煤化工有望成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