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诺贝尔奖得主揭秘:科学作息助你轻松早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诺贝尔奖得主揭秘:科学作息助你轻松早起

引用
新华网
7
来源
1.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10/03/c_129715946.htm
2.
https://www.cas.cn/zt/jzt/kxhyzt/2004nqqhrswkxjdh/mryw/200407/t20040723_2664439.shtml
3.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1426843
4.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7/0219/c14739-29091061.html
5.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0/390081.shtm
6.
https://www.cas.cn/zt/sszt/2017nobelprize/slxhyxj/201710/t20171011_4617180.shtml
7.
https://worldscience.cn/c/2013-07-19/583393.shtml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希和迈克尔·扬,以表彰他们在生物钟机理方面的突破性发现。他们的研究揭示了控制日常生理节律的基因,让我们得以一窥生物钟的内部运转方式。

01

人体内的“第三只眼”:生物钟原理揭秘

生物钟,这个神秘的“第三只眼”其实位于我们大脑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处。它不仅调控着我们的睡眠与觉醒,还影响着心跳、呼吸、内分泌等几乎所有的生理活动。研究表明,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其生理活动都受到生物节律的控制。这种节律与地球的昼夜周期息息相关,经过数亿年的进化,生物钟已经成为维持生命正常运转的关键机制。

生物钟的正常运转对健康至关重要。当生物钟“失灵”时,人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心脏病多发于凌晨,哮喘病则在黄昏后加重。研究显示,午夜至清晨6点期间,心血管意外的风险增加40%,脑卒中风险更是高达49%。此外,生物钟还影响着药物疗效,正确的给药时间可以提高药效并降低副作用。

02

全球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基于生物钟的研究,科学家们总结出了一套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这套时间表充分考虑了人体生理活动的节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昼夜变化,提高生活质量。

  • 7:00 起床:研究表明,在7:00之后起床对心脏最有益。起床后应立即打开台灯,这有助于调整体内的生物钟。同时,喝一杯水可以补充夜间缺失的水分。

  • 7:00-7:20 刷牙:在早饭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齿腐蚀,因为刷牙后会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含氟保护层。

  • 7:20-8:00 早餐:早餐对维持血糖水平至关重要。建议食用燕麦粥等低血糖指数食物。

  • 8:30-9:00 避免运动:早晨是免疫系统功能最弱的时段,因此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步行上班,这能降低感冒几率。

  • 9:30 开始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人们在醒来后的1-2小时内头脑最为清醒,适合处理重要事务。

  • 10:30 眼睛休息:每工作一小时,让眼睛休息3分钟,有助于缓解视疲劳。

  • 11:00 水果时间:吃一个橙子或红色水果,既能补充铁元素,又能摄入维生素C。

  • 12:30 午餐:午餐应包含豆类和蔬菜,这类食物富含纤维素,能缓慢释放能量。

  • 13:00-14:30 午休:每天午休30分钟,每周至少3次,可使心脏病死亡风险降低37%。

  • 16:00 酸奶时间:喝杯酸奶可以稳定血糖水平,有利于心脏健康。

  • 17:00-19:00 运动:这个时间段是运动的最佳时间,能获得最佳运动效果。

  • 19:30 晚餐:晚餐不宜过多,应以蔬菜为主,避免高热量和高蛋白食物。

  • 21:45 放松:看会儿电视有助于放松,但不要躺在床上看电视。

  • 23:00 洗澡:洗个热水澡能帮助身体放松,促进睡眠。

  • 23:30 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03

科学早起小贴士

对于想要改善早起习惯的人来说,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到你:

  1. 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把闹钟提前太多,可以每天比前一天早起15-30分钟,逐步调整。

  2. 光线调节:早晨醒来后立即打开窗帘,让自然光唤醒身体。晚上则要避免强光,尤其是蓝光,以免影响褪黑素分泌。

  3. 规律作息:尽量每天都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周末也不例外。

  4. 睡前仪式:建立一套固定的睡前仪式,比如泡脚、拉伸或听轻音乐,帮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

  5. 合理饮食:晚餐不要吃得过饱,避免影响睡眠质量。早餐要营养均衡,为一天提供充足能量。

  6. 适度运动:傍晚时分进行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但睡前2-3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

  7. 心理暗示: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早起是今天第一个胜利”,用正面情绪激励自己。

  8. 外部激励:可以和朋友约定早起打卡,或者设定一些奖励机制,增加早起的动力。

记住,改变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因为偶尔的失败而气馁。遵循生物钟的规律,结合科学的作息方法,相信你一定能养成良好的早起习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