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故事探源
《白蛇传》故事探源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故事源远流长,跨越千年。从南宋时期的雏形到明代的《警世通言》,再到现代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个故事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白蛇传》的起源与传承。
《白蛇传》故事在古代中国已经流传了千年,至今也还在以小说、影视等文学艺术形式被不断地编演。
对于这一传奇故事的起源问题,目前学术界较为普遍的意见是,认为《白蛇传》故事的雏形似成于南宋,明嘉庆时已经以“陶真”(弹词)的形式在民间演唱,明代晚期冯梦龙编选的《警世通言》中所收《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是留传于世最早的一篇完整的《白蛇传》[1]。而明代嘉靖年间洪楩编印的《清平山堂话本》所收“西湖三塔记”与之相关,两者都应当至晚出现于南宋,而后者因故事情节更为简单有可能是前者的前身[2]。比这两个宋代较为成型的故事更早的应该是讲述蛇女变化诱惑人间男子的唐代传奇《李黄》(又名《白蛇记》)[3]。而比宋话本、唐传奇更早的“异物变形”类故事不但可以在魏晋志怪小说中见到端倪,更可上溯到有关的古代神话,乃至“上古的图腾崇拜”[4]。世界范围内对古代传说故事的研究向来有一种把一切故事都追溯到古印度的倾向,对《白蛇传》故事的穷本溯源也不例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白蛇传》故事与古希腊一个情节有相似之处的拉弥亚(Lamia)故事共同源于古印度的民间故事《国王与拉弥亚》,即民间故事AT分类法的411型[5]。
参考文献:
[1] 冯梦龙. 警世通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2] 洪楩. 清平山堂话本[M]. 北京:中华书局, 1959.
[3] 李吉甫. 李黄[M]//太平广记. 北京:中华书局, 1961.
[4] 袁珂. 中国神话传说[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5.
[5] 钟敬文.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M]. 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