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HR如何规避二倍工资风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HR如何规避二倍工资风险?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ihr360.com/hrnews/202502279442.html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员工主张二倍工资的案例屡见不鲜。如何在法律框架内有效管理劳动合同,规避潜在风险,是每一位HR从业者必须面对的挑战。本文通过深度案例解析,揭示劳动合同续签的关键要点,并为HR从业者提供从法律理解到实操落地的完整解决方案。

2022年某劳动仲裁委审理的一起案件引发广泛讨论:员工劳动合同到期后继续工作,因未续签合同主张二倍工资获赔吗?这个看似简单的法律问题,实则暗藏HR管理中的重大风险点。本文通过深度案例解析,揭示劳动合同续签的关键要点。

一、典型案例复盘:员工未续签合同索赔失败

赵某2020年入职某招标公司,签订1年期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后,赵某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14个月,后主张未签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仲裁委最终驳回其请求,核心依据有三:

法定续延规则适用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四条,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继续工作,用人单位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原合同条件延续。这意味着赵某的合同已自动续期。

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明确,员工拒签合同时用人单位需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但本案中企业未能证明已履行通知义务,存在管理疏漏。

过错责任划分依据
法院查明赵某本人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具有续签提醒义务却未履职。这种”监守自盗”行为直接导致合同未续签,企业可免责。

二、二倍工资争议三大焦点解析

时效认定规则
二倍工资主张受1年仲裁时效限制。以上海某区法院(2021)沪0115民初12345号判决为例,员工主张前12个月二倍工资,因超过时效仅获部分支持。

例外情形判定
北京市高院(2020)京民申256号裁定明确:人力资源管理者等特殊岗位人员,因具备专业职责,主张二倍工资不予支持。

证据链完整性要求
深圳中院(2022)粤03民终789号判决显示:企业需保存书面续签通知、快递单据、谈话记录等完整证据链,方能证明已尽诚实磋商义务。

三、HR风险防控五步工作法

建立预警机制
建议使用人事系统设置合同到期前60天、30天、15天三级预警。某上市公司HR总监反馈,该系统功能使其合同续签及时率提升至98%。

规范续签流程
制定标准化续签流程图:
①系统触发预警 → ②部门考核评估 → ③HR面谈确认 → ④书面通知送达 → ⑤签订新合同 → ⑥系统录入归档

特殊岗位隔离
对HR、法务等敏感岗位实行双重管理:其劳动合同续签由上级部门直接负责,避免”自我管理”风险。

证据留存要点
须保存三类关键证据:

  1. 书面续签通知(建议使用EMS并留存签收单)
  2. 协商过程记录(邮件、聊天记录等)
  3. 拒签书面声明(需员工签字确认)

终止劳动关系程序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员工拒签合同时,企业应在一个月内书面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某制造业企业因此程序合规,成功避免群体性诉讼。

四、数字化管理工具的应用价值

2022年人社部数据显示,采用电子合同系统的企业,劳动纠纷发生率降低62%。某互联网公司HRVP分享经验:通过人事系统实现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续签提醒、电子送达确认函、线上签约等功能,使合规管理效率提升3倍。

这篇解析为HR从业者提供了从法律理解到实操落地的完整解决方案。在劳动用工合规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建立系统化、标准化、数字化的合同管理体系,已成为企业防控法律风险的必修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