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科教授揭秘:几何光学如何破解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难题
郭海科教授揭秘:几何光学如何破解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难题
在2025年中国“海上之光”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学术会议上,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院长郭海科教授分享了他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国内白内障手术领域的权威专家,郭海科教授提出了一套基于几何光学原理的手术设计方案,为解决这一复杂眼科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之所以复杂,是因为高度近视患者的眼部结构与普通人存在显著差异。郭海科教授指出,这类患者的眼球形态、内部结构以及视觉习惯都有其独特性,需要在手术设计时充分考虑。具体来说,医生需要精准测量患者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角膜曲率、瞳孔大小、角膜直径以及黄斑健康状况等多个参数。
在手术方案设计时,郭海科教授强调要平衡患者的眼部结构特殊性和视觉需求多样性。对于眼底健康良好的患者,可以考虑植入附加屈光度较高的多焦人工晶状体或多焦点散光矫正型IOL。这类晶体不仅能矫正高度近视,还能同时处理散光问题,提供从远到近的良好全程视觉体验。若患者存在显著的眼底病变,则应优先选择单焦人工晶状体,将视觉能量集中于单一焦点上,以保护残留的视觉功能。
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术的精确性和个性化水平,郭海科教授正在开发一款创新型应用程序(APP)。该应用将整合眼轴长度、多焦人工晶状体(IOL)类型及其附加屈光度设计等关键因素,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手术方案,并预测术后远视力、近视力及阅读距离等重要指标。这款APP不仅适用于高度近视患者,也适合正常眼轴长度和其他类型的白内障患者。
郭海科教授的创新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精准测量和个性化手术设计,患者术后不仅获得了清晰的远视力,还能保持良好的近视力,真正实现了全程视力的恢复。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视觉体验,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手术思路和技术支持。
郭海科教授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几何光学与神经生理学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开发更多创新技术,以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视觉需求。同时,他也强调,眼科医生在面对复杂病例时,不仅要注重手术技术和材料的选择,更要重视基础学科理论的应用,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