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精神分裂症:从心理学角度解析成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精神分裂症:从心理学角度解析成因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4
来源
1.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9b06828e5146
2.
https://www.msdmanuals.cn/home/mental-health-disorders/schizophrenia-and-related-disorders/schizophrenia
3.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schizophrenia
4.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schizophrenia/symptoms-causes/syc-2035444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以脱离现实、幻觉、妄想、异常思维和行为、情感表达减少、动机消失以及日常功能受损为特征。该病影响全球约1%的人口,男性和女性患病率相当,通常在青年期发病。据统计,精神分裂症占所有医疗保险费用的2.5%,其患病率高于阿尔茨海默病和多发性硬化。

01

精神分裂症的成因:遗传与环境的双重影响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倾向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风险因素。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精神分裂症,个体患病的概率为10%,而无家族史的人患病率为1%。同卵双胞胎中,如果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另一个患病的概率高达50%。这些数据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下几种环境因素被认为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

  • 产前、产中和产后问题:孕中期母体感染流感病毒、分娩时缺氧、低体重儿、母婴血型不合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 脑部感染:某些脑部感染可能触发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 药物使用:青少年时期使用大麻等药物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生物学机制

尽管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大脑内的分子和功能发生改变。某些外部因素,如重大生活压力或物质使用,可能作为触发因素,引发疾病发作。

02

最新研究进展: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识别与治疗

最新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早期就存在显著的认知功能障碍。一项发表在《JAMA Psychiatry》上的系统综述和元分析研究显示,首次发作的精神病患者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之前,就已经表现出显著的认知功能障碍。这些患者在速度处理、言语学习、视觉学习、工作记忆、注意力、推理/解决问题能力等多个认知领域都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手段。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存在差异。例如,氨磺必利在认知综合评分、注意力、处理速度等多个认知领域都表现出较好的改善效果。这可能与其作为选择性多巴胺D2和D3受体阻断剂的特性有关,阻断D3受体可以促进认知功能的改善。

03

未来展望

当前的研究和治疗进展表明,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早期识别和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尽管治疗上主要依赖于药物介入,但不同药物在改善患者各项认知功能方面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更为精确的诊断工具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同时,跨学科的研究,结合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药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将为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解和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