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新引擎助力济南经济增长
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新引擎助力济南经济增长
2024年11月26日,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济南市历下区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济南第14家省级以上开发区的诞生,更为历下区乃至济南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艰辛的申报之路
早在2023年初,济南市便释放出推动历下区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信号。同年,历下区委书记杨传军及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福涛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设立经济开发区的迫切期望。2024年4月,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济南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提出“争取历下区新设省级经济开发区”。经过长达一年半的努力,这一目标终于在11月成为现实。
核心区域的双区布局
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335.48公顷,分为两个功能片区:
长岭山片区:面积277.85公顷,东至凤歧路,南至莲花山,西至凤凰路,北至工业南路。该片区作为历下区继中央商务区之后重点打造的新兴之城、未来之城,将承载开发区的主要产业功能。
星河工业园片区:面积57.63公顷,东至奥体西路,南至花园东路,西至大辛河,北至八涧堡北路。该片区将专注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孵化。
两大片区均位于历下区核心区域,交通网络发达,有利于资源的高效整合和辐射扩散。
“2+N”产业布局
历下经济开发区将采用“2+N”产业布局模式:
“2”代表两大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这两个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长岭山片区已初步形成两大百亿级链式产业集群。
“N”则涵盖多个未来产业方向,包括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这种布局既体现了对现有优势的延续,又展现了对新兴领域的前瞻布局。
发展目标与路径
开发区将围绕“千亩百亿”目标,通过以下路径推进发展:
优化配套:加快长岭智谷等重点载体建设,完善研发平台、产权保护、检验检测等配套服务。
项目落地:高度关注亩均效益和投资产出,形成产业招商图谱,开展靶向招商。
创新驱动:依托华为“三个创新中心”等平台,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融合。
资本支持:设立总规模67.7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发挥金融机构和产业投资平台集聚优势。
历下区的产业基础
历下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446.9亿元,同比增长6.0%,总量居全市首位。区内已形成多个优势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华为、中创软件等为龙头,产业规模将突破300亿元。
生物医药:丽山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银丰医疗广场等载体资源丰富,华测检测、迪安诊断等行业龙头已入驻。
数字经济:2023年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达627亿元,获评山东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区。
未来展望
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的设立,恰逢济南“项目深化年”,必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开发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开发区,成为支撑历下发展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随着更多优质企业与前沿项目的入驻,历下经济开发区有望成为济南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