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区法院:线上庭审不打烊,司法为民有温度
八公山区法院:线上庭审不打烊,司法为民有温度
2020年2月25日上午9时,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法院通过“云上法庭”系统,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了被告人张某涉嫌危险驾驶罪一案,实现了案件审理和疫情防控的无缝对接。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确保了司法工作的正常运行,更为当事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
在庭审现场,审判席正前方的电脑屏幕上,控辩双方的影像和证据材料清晰呈现。确认系统信号正常后,审判长敲响法槌,正式启动庭审程序。身处检察院办公室的公诉人与取保候审在家的被告人,各自用手机与庭审现场实现无缝对接。在合议庭的组织下,控辩双方通过互联网充分、有序地发表各自意见。整个庭审过程不到15分钟,程序规范,过程顺畅,合议庭当庭作出宣判。
这一案例是八公山区法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的生动实践。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八公山区法院迅速调整审判执行工作方式,将庭审工作从“线下”搬到“线上”,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发挥智慧法院应用成效,全方位满足特殊时期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在线上庭审的实践中,八公山区法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另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中,两兄弟因父亲长期在外打工未支付抚养费,将其诉至法院。考虑到被告远在广东,且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承办法官多次通过电话沟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通过“云上法庭”,不到20分钟,两起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在劳务纠纷案件中,八公山区法院同样展现了线上调解的高效便捷。一起因拖欠劳动薪资引发的纠纷,涉及异地当事人,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并减少人员流动,承办法官决定通过“云上法庭”进行远程调解。在法官的耐心指导下,双方当事人顺利完成视频连接和系统操作,经过不到20分钟的调解,就还款数额和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并在线签名确认调解协议。
八公山区法院的线上庭审和调解工作得到了当事人和律师的广泛好评。一位参与线上庭审的律师表示:“线上庭审不仅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还避免了疫情期间的人员聚集,真正体现了司法为民的理念。”
然而,线上庭审也面临一些挑战。有律师反映,部分法院因设备问题或技术限制,无法满足线上开庭的需求。此外,线上庭审对当事人的技术操作能力也提出了一定要求。但总体而言,线上庭审作为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便捷高效、灵活安全的特点,为司法为民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线上庭审必将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八公山区法院的实践探索,为其他法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便捷的司法服务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