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蒋正英教授解读: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新共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蒋正英教授解读: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新共识

引用
6
来源
1.
https://rs.yiigle.com/CN115610202111/1344442.htm
2.
http://www.cem.org.cn/rhtml/20220305/index.htm
3.
https://www.hnysfww.com/mobile/article.php?id=3106
4.
https://cms.unimm.com/?p=3356
5.
http://www.cem.org.cn/rhtml/20220305/index.htm#outline_anchor_3
6.
http://www.cem.org.cn/rhtml/20220305/index.htm#outline_anchor_1

2021年,由蒋正英教授领衔的亚洲急危重症协会中国腹腔重症协作组发布了《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肠内营养专家共识(2021版)》。这份权威指南详细讨论了重症患者如何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来改善预后,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01

为什么重症患者需要肠内营养支持?

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往往伴随着胃肠道功能障碍。这种障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创伤、手术、休克等。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场所,更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在应激状态下,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导致细菌移位和内毒素释放,进一步加重全身炎症反应。

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在于:

  1. 维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防止细菌移位
  2. 保护肠道免疫功能,减少感染风险
  3. 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促进伤口愈合
  4. 调节代谢,改善患者整体状况
02

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要点

  1. 营养风险筛查:使用NRS-2002或NUTRIC评分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NRS-2002评分≥3分或NUTRIC评分≥6分提示存在营养风险,需要及时进行营养支持。

  2. 启动时机: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建议在入住ICU后的24-48小时内尽早启动肠内营养。过早或过晚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3. 喂养途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途径,包括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或空肠造瘘等。

  4. 营养液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代谢状态和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营养液,如整蛋白型、短肽型或氨基酸型。

  5. 并发症预防:密切监测胃残留量,预防误吸、腹泻等并发症。同时注意电解质平衡和血糖控制。

03

临床意义与预后改善

多项研究证实,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带来显著的临床益处:

  1. 降低感染率:通过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感染发生。
  2. 加速伤口愈合: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
  3.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整体状况,加快脱离呼吸机。
  4. 减少ICU住院时间:优化治疗效果,促进早日康复。
  5. 降低病死率:通过综合营养支持,改善预后。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由于ICU病人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不同病种或病程病人胃肠功能受损程度不同、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差异很大,胃肠功能障碍重症病人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仍充满挑战。因此,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总之,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规范的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