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突发性耳聋?症状、病因、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什么是突发性耳聋?症状、病因、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在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这种疾病不仅影响听力,还可能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全聋。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突发性耳聋的定义、症状、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突发性耳聋的定义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这种疾病多为单侧耳听力突发下降,并且常常伴有耳鸣、耳堵塞感或回声感,一些听力下降较严重患者常常还会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突发性耳聋的症状
- 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
- 耳鸣(约90%)
- 耳闷胀感(约50%)
- 眩晕或头晕(约30%)
- 听觉过敏或重听
- 耳周感觉异常(全聋患者常见)
- 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影响生活质量。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复杂,没有特别的原因或很难说得清或者查的清楚具体的病因。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都可以引起突聋。常见的病因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
突发性耳聋的分型
人耳听到的声音分为不同的频率,就像钢琴的低音和高音音阶,我们的听力图显示分为低频和高频。
- 低频下降型:1000赫兹及以下,至少250、500赫兹处听力损失≥20dBHL
- 高频下降型:2000赫兹及以上,至少4000、8000赫兹处听力损失≥20dBHL
- 平坦下降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平均听阈≤80dBHL
- 全聋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平均听阈>80dBHL
不同的分型,存在些许治疗的差异,并且预后是不一样的。
如何诊断突发性聋
一、必须进行的检查
- 耳科检查:包括耳周皮肤、淋巴结、外耳道及鼓膜
- 听力学相关检查:音叉、纯音测听、声导抗
- 伴有眩晕时,应进行自发性眼振,并根据病史进行耳石症的变位检查
二、可能需要的进一步完善的检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 其他听力学检查:诱发耳声发射、听觉脑干反应、耳蜗电图、言语测听等
- 影像学检查:突发性耳聋不是没有病因,而是很多病因无法明确,或者通过现有的临床检测技术无法查清,可行内耳核磁共振,排除听神经瘤等桥小脑角病变;根据病情需要可酌情选择颞骨CT检查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等
- 病原学检查:支原体、梅毒、疱疹病毒、水痘病毒、HIV等
- 对伴有眩晕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应根据其情况选择进行前庭和平衡功能检查
突发性耳聋与哪些疾病区分
突发性聋首先需要排除脑卒中、鼻咽癌、听神经瘤等严重,其次需除外常见的局部或全身疾病,如梅尼埃病、各种类型的中耳炎、病毒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耳带状疱疹(亨特综合征)等。
双侧突发性聋需考虑全身因素,如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内耳病、Cogan综合征)、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占位性疾病、弥散性脑炎、多发性硬化等)、感染性疾病(脑膜炎等)、血液系统疾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脱水症、镰状细胞贫血症等)、遗传性疾病、外伤、药物中毒、噪声性聋等。
如何治疗突发性聋
突发性耳聋一定要尽早就诊,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对于突发性耳聋而言,2周是一个特定的时间窗,治疗以2周为界分为两期,2周以内为初始治疗,2周以后为补充治疗。
根据我国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根据听力曲线分型对突发性聋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对各型突聋均有效,合理的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效果更好;低频下降型疗效最好,平坦下降型次之,而高频下降型和全聋型效果不佳。
- 目前首选的治疗是静脉注射激素,听力损失较严重的可以加鼓室注射激素。激素可以改善内耳微循环、减轻血管炎症反应、修复受损的神经和耳蜗毛细胞。(短期的激素冲击治疗,一般不会带来肥胖、骨质疏松、血压血糖升高等副反应,但对于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要监测血压和血糖,及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 突发性聋可能会出现听神经继发性损伤,急性期及急性期后可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和抗氧化剂。
- 高压氧舱。高压氧可以改善内耳的血管痉挛,进而改善内耳的供血供氧。高压氧舱是一种物理性的治疗方案,不会带来明显的不适合副反应。若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静脉注射激素联合鼓室注射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若为高频下降、平坦型或全聋型,则建议加上高压氧辅助治疗。
- 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听力稳定后,可根据听力损失程度,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
中医中药手段对突发性耳聋有何作用
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目前虽然国内外指南没有推荐中医药相关的治疗方案,但根据中医理论,疾病的发生,无非是“外邪”和“内伤”两种情况,外邪和内伤又常常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如《内经》所讲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说明身体的抵抗力才是疾病转归的关键。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辨证论治,开发了如中药内服、泡脚、贴敷、香囊、含漱、代茶饮,并有揿针刺络,体针刺穴,耳穴压豆等多种治疗手段,从多角度标本兼治,提高疗效。
突发性耳聋的预后如何
- 低频下降型预后较好,全聋型和高频下降型预后较差
- 听力损失的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 发病一开始就全聋或接近全聋者,预后差
- 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预后越好
- 复发主要发生在低频下降型
- 伴有眩晕的全聋型患者预后不佳
怎样减少突发性耳聋的发生
虽然说突发性耳聋病因未明,但患者可能会有以下一些症状:
(1)最近熬夜劳累
(2)工作压力大、紧张、焦虑、睡眠不好
(3)受到大的声音刺激
(4)突发事情导致情绪波动
(5)血压、血糖波动较大,不稳定
(6)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7)感冒后病毒感染
(8)长期中耳炎,流脓
因此,从这些可能的原因和诱因来看,要减少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应该尽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减少噪声刺激,适当锻炼以提高自身体质和素质、增强抗压能力。对于老年人来说,积极降血压、降血糖和降血脂,定期专科门诊随访复查,保持血压、血糖的稳定,稳定血管内斑块,减少斑块脱落引起内耳血管栓塞,可以极大地降低突发性耳聋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