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三角AI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赋能区域经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三角AI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赋能区域经济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154777
2.
https://iis.sass.org.cn/2023/1102/c2108a556435/page.htm
3.
https://www.jingjinjicn.com/skwx_3j/initDatabaseDetail?contentId=6390564&siteId=46&contentType=literature
4.
https://www.datagrand.com/blog/%E8%BE%BE%E8%A7%82%E6%A1%88%E4%BE%8B%E5%85%A5%E9%80%89%EF%BC%81%E4%B8%96%E7%95%8C%E4%BA%92%E8%81%94%E7%BD%91%E5%A4%A7%E4%BC%9A%E5%85%AC%E5%B8%83%E5%8D%81%E5%A4%A7%E9%95%BF%E4%B8%89%E8%A7%92ai.html
5.
https://isunnic.com/news/190.html
6.
https://hzjl.sh.gov.cn/n1315/20241122/1e2eb29cd25042f4bc156883df6bb2fa.html
7.
https://kpmg.com/cn/zh/home/campaigns/2023/10/yangtze-river-delta-future-unicorn-ai-innovation-30-enterprise-report.html
8.
https://www.pwdft.com/news/68.html
9.
https://invest.nanjing.gov.cn/gzdt/202501/t20250120_5061151.html
10.
http://www.news.cn/fortune/20240418/197c15ee86ce4d839a1d95253b2b49fe/c.html
11.
https://lzzgzx.csjtz.com/xwsd/1726531043365883904.shtml
12.
https://www.zjwx.gov.cn/art/2024/10/16/art_1673580_58875877.html

2023年,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0%以上。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长三角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发力和深度融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正在通过AI技术创新和应用,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01

政策引领,打造AI产业高地

长三角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一市都已出台数字条例,并对人工智能算法的创新与规制制定了相关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其中,上海更是出台了全国首部人工智能省级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在人工智能法律保障方面走在前列。

在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方面,长三角地区表现突出。浙江在人工智能标准方面出台数量最多,达到28项;安徽紧随其后,出台了13项。上海也在算力方面出台了两项地方标准,进一步夯实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

02

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升级

长三角地区不仅在政策层面积极布局,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据统计,长三角地区研发创新投入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3万件,占全国总量的26.8%。这些创新成果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以达观数据为例,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AI企业,凭借其先进的大模型技术,为各行各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在2024年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上,达观大模型知识库成功入选“十大长三角AI+场景创新成果”。该知识库基于曹植垂直大模型+行业专业知识,可汇集管理企业内外部专业文档,实现智能问答、智能写作、智能审核等功能,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能源管理领域,快卜推出的AI微电网项目为工业企业解决了用电难题。其在长三角地区落地的首个微电网项目,通过自研AI+EMS管理系统,实现了园区与电网的智能交互,优化了能源利用效率。目前,该项目已在华东、西南等多个地区推广,成为AI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典型案例。

03

资源集聚,构建产业生态

长三角地区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优势,还体现在其强大的资源集聚能力。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上海、浙江、江苏三地的5G基站密度位居全国前列,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在算力资源方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被纳入国家算力枢纽,进一步强化了区域算力优势。

数据资源方面,长三角地区同样表现亮眼。截至2023年9月,长三角地区共有45家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其中上海11家,江苏17家,浙江12家,安徽5家,数量居全国之首。这些数据中心不仅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也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04

区域协同,共创发展新局

尽管长三角地区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数据显示,上海和浙江在人工智能资源聚集和整体实力上有所增强,而江苏和安徽的排名出现下滑。这种发展不平衡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协同效应的发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长三角各省市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区域间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流动,以增强人工智能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各省市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互补效应。例如,上海可以利用其科教资源和应用场景优势,继续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浙江则可以依托数字经济平台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江苏可以借助制造业优势,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安徽则可以继续发挥智能语音产业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05

展望未来,前景可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长三角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同时,长三角地区正在积极培育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据统计,目前长三角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的重要聚集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面对未来,长三角地区需要继续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和资源共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长三角地区还需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链中的地位,为我国建设人工智能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