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医学院新发现:胸腺肽α1逆转免疫抑制,增强溶瘤病毒治疗效果
南京大学医学院新发现:胸腺肽α1逆转免疫抑制,增强溶瘤病毒治疗效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吴俊华/江春平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重要研究,揭示了胸腺肽α1(Tα1)如何通过逆转免疫抑制反馈回路,显著提高溶瘤腺病毒(ADV)的抗肿瘤疗效。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胸腺肽在免疫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溶瘤病毒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溶瘤病毒(OVs)是一类新型免疫治疗剂,其原理是利用病毒“以毒攻毒”来治疗肿瘤。V型腺病毒(ADV)是研究最广泛和最有前途的OVs之一,目前有大量的ADV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然而,ADV治疗也面临一些挑战:
- 抗病毒免疫反应
- 脱靶感染
- 免疫抑制反馈回路的诱导
其中,免疫抑制反馈回路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当ADV感染肿瘤细胞时,会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向M2表型极化,并增加肿瘤微环境(TME)中调节性T细胞(Treg)的浸润,从而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
胸腺肽α1的免疫调节作用
胸腺肽α1(Tα1)是一种胸腺来源的免疫调节肽,已被多个国家批准用于抗病毒和抗肿瘤治疗。它能够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包括多形核白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最近的研究表明,Tα1通过激活TLR7/SHIP1轴来逆转胞吞作用诱导的巨噬细胞M2极化,从而提高化疗的疗效。
研究的主要发现
研究团队发现,ADV联合Tα1治疗可以显著增强抗肿瘤效果。具体机制如下:
- ADV治疗能有效增加肿瘤免疫浸润,但同时会引起Tregs和“M2样”巨噬细胞的扩增。
- Tα1可以逆转Treg扩增,并促进巨噬细胞从M2表型向M1表型转变(CD86表达升高,CD206表达降低)。
- ADV联合Tα1的肿瘤抑制作用需要巨噬细胞和CD8+ T细胞的参与,表明其通过重编程TAM然后激活CD8+ 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创新性治疗策略
研究团队进一步设计了一种表达Tα1的重组溶瘤腺病毒(ADVTα1)。这种新型病毒具有以下特点:
- Tα1基因的插入不会损害病毒的复制或溶瘤能力
- 在体外感染细胞中能有效发挥Tα1的作用
- 能够更有效地协调TAM的重编程,激活CD8+ T细胞
- 在体内展现出卓越的抗肿瘤活性
临床意义与未来展望
这一发现为改进溶瘤腺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联合使用Tα1或构建表达Tα1的重组病毒,可以克服ADV治疗中的免疫抑制问题,提高抗肿瘤效果。此外,该研究还系统总结了巨噬细胞相关的吞噬过程如何调节抗肿瘤免疫,为进一步优化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这一突破性研究不仅展示了胸腺肽α1在免疫治疗中的新应用,也为开发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开辟了新的方向。随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这种创新的治疗策略有望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