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医推荐:秋冬风热感冒预防妙招
北京华医推荐:秋冬风热感冒预防妙招
秋冬季节是风热感冒的高发期,根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中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明显。那么,如何有效预防风热感冒呢?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的专家们分享了一些实用的预防小窍门。
什么是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外感表证,常见于春夏两季。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头胀痛、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色黄、不容易咳出来,以及小便黄、大便干、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如何预防风热感冒?
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当人体再次接触到流感病毒时,这些抗体就可以发挥作用,预防感染或者减轻感染后的症状。每年的流感疫苗成分会根据流行的病毒株进行调整,所以建议每年都接种。
日常防护:
-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最好佩戴口罩。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和接触公共物品后。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
合理作息:冬季合理的作息时间应当是早早地上床就寝,安安稳稳地睡上个美觉,早上等太阳出来了再起床,让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养足精气神。
适度运动: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更建议做一些居家运动。一方面,是因为沈阳未来一段时间确实冷,特别是我们北方室内外温差比较大,在户外做完有氧运动出汗后,人体毛孔开合加剧,更容易导致身体受风寒侵袭而出现不适症状;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医讲“冬主收藏”,天冷的时候过多的户外运动会更快地消散我们自身的阳气,反而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冬季里合理的居家运动更符合养生之道。那么,哪些运动可以推荐为居家锻炼呢?传统的运动像“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等都可以居家锻炼。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传统养生运动项目,从头到尾,完完整整,认认真真做一套下来,其运动量足以满足我们正常人的运动量需求,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
饮食调理:饮食上主要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生冷、燥热的饮食皆不可取,此时最宜食用些具有温补、养血填精功效的美味。例如羊汤,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不仅能驱寒保暖,还能滋补身体,提升阳气。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可以选择性加入适量的当归、生姜、肉苁蓉、桂圆、枸杞等药材,能进一步增强温补脾肾、养血祛寒强身的效果。虽然当下是进补之时,却不宜过食油腻食物,因其往往会产生内热,继而引起痤疮、烦躁和便秘等症状的发生。所以饮食要合理,留意荤素搭配。蔬菜水果要多吃,如大白菜、萝卜、香蕉、苹果和梨等应季果蔬。
中医调理: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主产于江苏、河北。板蓝根作为中药中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唐代的《新修本草》就 已经对它有记载了。《日华子本草》说其可“治天行热毒”,《本草便读》称其能“清热解毒、辟疫、杀虫”,这些记载都能够说明古人很早就开 始用板蓝根治疗流行性热病了。
板蓝根性味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且以解毒利咽散结见长。中医用于治疗温热病发斑、痄腮、喉痹、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热毒症。配伍金银花、连翘、荆芥等,可治疗风热感冒及温热病的发烧、头痛、口渴、咽痛、舌苔黄等症状。配伍玄参、连翘、牛蒡子等,可治疗大头瘟疫,头面红肿,咽喉不利等。对腮腺肿痛并发烧,可用板蓝根配伍金银花、薄荷等,效果也很好。板蓝根还被制成多种剂型,如板蓝根冲剂、片剂和口服液等,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板蓝根主要含生物碱类成分:告依春,表告依春等;氨基酸类成分:精氨酸,脯氨酸,谷氨酸,络氨酸等;还有靛玉红、靛蓝、谷甾醇等。板蓝根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如流感病毒、腺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每年季节变化时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与传播较快。因此,与季节变化有关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炎、麻疹、猩红热、腮腺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发病率也相对较高。在治疗这些疾病中,常用板蓝根配伍使用,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板蓝根对一些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如水痘、带状疱疹也有治疗作用。它还能用于治疗疱疹性口腔炎,可促进口腔黏膜的再生和溃疡愈合。
板蓝根还有解热和抗炎作用,不仅可以消除由体内病菌代谢而产生的毒素,从而避免发烧等症状的发生,而且能明显地降低使用抗生素之后导致的不良反应。
板蓝根在用于治疗疾病时大多情况下都配伍其他药味联合使用,很少单用一味药,但是用板蓝根或板蓝根制成的中成药(如板蓝根颗粒、板蓝根口服液等)预防流感、流行性脑炎、腮腺炎、红眼病、麻疹、急慢性肝炎等还是有独特的优势,针对性强,毒副作用小。
防治流感,可取板蓝根18克水煎服,也可服用板蓝根颗粒,每次1包,每日服1-2次,连服3日;防治腮腺炎,可用板蓝根30克煎水服,或用板蓝根颗粒每次2包,每日1-2次冲服,连服3日,效果很不错。幼儿园和学校易出现流感、腮腺炎、水痘、流脑、手足口病等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可服中成药板蓝根颗粒5克至10克,每日1-2次,连服3日。
板蓝根虽然是一味良药,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宜服用,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切不可盲目服用。从药物的性味讲,它属寒凉之品,故用于治疗实热之症,若长期大量使用,容易伤及脾胃,出现胃痛、畏寒、口淡、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药板蓝根从辨证用药讲,也要根据病情的不同区别对待。以感冒为例,同样是感冒,有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时疫感冒(流行性感冒)、体虚感冒、少阳感冒等多种类型,临床用药完全不同。板蓝根药性寒凉,属于清热解毒药,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风热感冒的症状是病人发热较重,怕冷较轻,有汗不多,头胀痛,肢体酸痛,咽红肿痛,口干欲饮,舌质红,舌苔黄。流行性感冒症状与风热感冒相似,但发病快、病情重,高热,寒战,肢体酸痛疲倦等。对于其他类型的感冒板蓝根则不适宜。
即使同样风热感冒,不同患者也存在夹湿、内热等个体差异,板蓝根较适于体内蕴热的风热感冒,对于风热夹湿感冒的病人就不太适合。
由于板蓝根性味苦寒,用它预防流行性疾病时,要注意适量,不要多服久服,最好不要超过三天。如体质偏虚寒的人,常感脾胃不和、容易腹泻、身体怕冷,就更不适宜多喝板蓝根。尤其是小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多服板蓝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有的人把板蓝根泡茶,每天都喝,则更是不可取的。
有一个病例,家长为预防孩子感冒,每天都让孩子服用3包板蓝根,结果一个星期后,孩子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曾有一名4岁的小孩,连服8天板蓝根,结果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还有病例显示有人因长期服用板蓝根导致腹泻不止。虽然都是个别病例,但可以说明如果不辨别个体差异而一味乱用板蓝根,还是会有副作用的。
另外,如果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板蓝根,在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时,还会引起蓄积中毒,出现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如上消化道出血、白细胞减少等。也有个别患者服用板蓝根过敏的情况。可见,板蓝根虽毒副作用较小,但如果不对证地长期服用或过量滥用,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板蓝根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作为预防和治疗流感、流脑等传染性疾病的常用药被普通百姓广泛使用。但是它并非万能,也不属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在使用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只适用于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风寒感冒、体虚感冒和其他类型感冒不宜使用。
2、 对于由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军团菌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无效。如果不能确定本地区的流感病原体, 随意使用作为预防用药未必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 作为预防用药时注意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不要大量服用和长期服用,服用时间以3天为宜。
4、 过敏体质及脾胃虚寒患者应谨慎用药。
5、 购买板蓝根饮片时要选择一些知名的药店,选择板蓝根的中成药也最好选择知名药厂生产的,防止购买到假药、劣药,从而导致出现中毒现象。
通过采取上述综合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风热感冒的发病风险。特别是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更需坚持做好健康防护。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