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虎视眈眈”,你用对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楼梦》里的“虎视眈眈”,你用对了吗?
引用
百度
等
8
来源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32131555403236067.html
2.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75246219003711828.html
3.
https://m.guoxuedashi.net/chengyu/14242h.html
4.
https://tool.httpcn.com/Html/Phrase/9/7432719662.shtml
5.
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328&webMd=2&la=0
6.
https://m.haodaxue.net/shiti/20077.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214/19/16009451_1067653935.shtml
8.
http://www.xn--5rtnx620bw5s.tw/e/e1/045.htm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中,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成语“虎视眈眈”,揭示了大观园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原文写道:“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贾府中众人因贾母偏爱宝玉和凤姐而产生的嫉妒心理,以及他们暗中窥探、伺机而动的状态。
“虎视眈眈”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在《易经》中,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老虎威严地注视着猎物,暗示着一种潜在的威胁。然而,到了《红楼梦》中,曹雪芹将这个成语赋予了更丰富的人性内涵。他通过“虎视眈眈”不仅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嫉妒心理,还暗示了贾府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在现代语境中,人们常常误用“虎视眈眈”。很多人将这个成语用于描述正常的竞争关系,甚至在一些商业报道中,将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形容为“虎视眈眈”,这显然是不恰当的。成语的贬义色彩被忽视,其原有的威胁感和恶意被淡化。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虎视眈眈”呢?关键在于把握其贬义色彩和潜在的威胁感。这个成语最适合用于描述那些心怀不轨、伺机而动的行为。例如,在描述职场中的勾心斗角时,可以说“某些同事对领导的位置虎视眈眈,时刻准备着取而代之”。在讲述历史上的权谋斗争时,也可以用“虎视眈眈”来形容那些野心勃勃的政敌。
总之,“虎视眈眈”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描绘了老虎捕食前的凶狠眼神,更深刻揭示了人性中贪婪和嫉妒的一面。在使用时,我们既要保持其原有的贬义色彩,又要准确把握其语境,这样才能让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热门推荐
一个罗汉果可以几次喝?中医专家给出专业建议
Crema正解:浓缩咖啡上的黄金泡沫,真的那么重要?
农村自家安装光伏发电到底合不合算?深度解析成本与收益
中国股票交易规则详解:从信息披露到交易时间
随便按摩可能更伤身,教你正确认识按摩和放松
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青藤碱都用于治疗类风湿,有什么不同
高加速离心机的工作原理
青春奋斗正当时
黄金市场的两种状态:常态中的竞争与危机下的重塑
数智赋能 智慧强师 广东省越秀区打造高质量课堂新样板
分枝法和加法原理在组合数学中的应用
小狗为什么会发抖(探究狗狗发抖的原因及对应处理方法)
狗狗一阵一阵的发抖像打冷颤一样
煤电转型有了新路径
土地增值税的筹划方法有几种
新能源磷酸铁锂电池充电正确方法,你掌握了吗?
为什么要把脉分左右手?
为什么要把脉分左右手?
纪念创刊90周年 | 结核病疫苗研究进展与突破
2024年1-2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增5.1% 进口额增2.8%
探秘攀枝花:深度游指南与特色体验攻略
在职研究生学历的价值与含金量全解析
机遇与挑战:2025年中国企业并购12个趋势
左脑型和右脑型思维方式有什么区别
无固定期限合同被裁员赔偿标准是什么
现场安全管理:一定、二理、三查、四管、五到
草莓怎样施肥才能开花结果 促进开花结果的正确方法
超声波清洗机的类型及其应用领域:技术解析
军校毕业是什么军衔 工资待遇怎么样
车位转让合同:合法性与操作规范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