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红楼梦》里的“虎视眈眈”,你用对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楼梦》里的“虎视眈眈”,你用对了吗?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32131555403236067.html
2.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75246219003711828.html
3.
https://m.guoxuedashi.net/chengyu/14242h.html
4.
https://tool.httpcn.com/Html/Phrase/9/7432719662.shtml
5.
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328&webMd=2&la=0
6.
https://m.haodaxue.net/shiti/20077.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214/19/16009451_1067653935.shtml
8.
http://www.xn--5rtnx620bw5s.tw/e/e1/045.htm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中,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成语“虎视眈眈”,揭示了大观园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原文写道:“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贾府中众人因贾母偏爱宝玉和凤姐而产生的嫉妒心理,以及他们暗中窥探、伺机而动的状态。

“虎视眈眈”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在《易经》中,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老虎威严地注视着猎物,暗示着一种潜在的威胁。然而,到了《红楼梦》中,曹雪芹将这个成语赋予了更丰富的人性内涵。他通过“虎视眈眈”不仅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嫉妒心理,还暗示了贾府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在现代语境中,人们常常误用“虎视眈眈”。很多人将这个成语用于描述正常的竞争关系,甚至在一些商业报道中,将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形容为“虎视眈眈”,这显然是不恰当的。成语的贬义色彩被忽视,其原有的威胁感和恶意被淡化。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虎视眈眈”呢?关键在于把握其贬义色彩和潜在的威胁感。这个成语最适合用于描述那些心怀不轨、伺机而动的行为。例如,在描述职场中的勾心斗角时,可以说“某些同事对领导的位置虎视眈眈,时刻准备着取而代之”。在讲述历史上的权谋斗争时,也可以用“虎视眈眈”来形容那些野心勃勃的政敌。

总之,“虎视眈眈”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描绘了老虎捕食前的凶狠眼神,更深刻揭示了人性中贪婪和嫉妒的一面。在使用时,我们既要保持其原有的贬义色彩,又要准确把握其语境,这样才能让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