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莽与“虎视眈眈”:一个成语与一段历史的交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莽与“虎视眈眈”:一个成语与一段历史的交织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C%A2%E6%9B%B8%C2%B7%E7%8E%8B%E8%8E%BD%E5%82%B3/12507923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8%8E%BD/399974
3.
https://www.swpu.edu.cn/xgb/info/1106/8373.htm
4.
https://zh-classical.wikipedia.org/wiki/%E7%8E%8B%E8%8E%BD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502/11/803452_25784488.shtml
6.
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328&webMd=1&la=0
7.
https://idiom.wlps.kl.edu.tw/dict_idioms/3699.html
8.
https://m.guoxuedashi.net/chengyu/14242h.html
9.
https://www.dedao.cn/ebook/detail?id=ZykJDGjQ7AOLNa642rbP8dkEgemKDwd8P7zwXoVRjpBxl95MJzqvYGynZ18MEl5B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8%8E%BD

“虎视眈眈”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用来形容王莽的目光锐利如老虎般凝视。然而,这个成语背后的历史人物王莽,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他从一个谦恭下士的官员,最终成为代汉自立的新朝皇帝,其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与“虎视眈眈”这个成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01

王莽的早期形象:谦恭下士的仁义之士

王莽(前45年—23年),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人,是汉孝元王皇后的内侄。他幼年丧父,由母亲和嫂子抚养长大。王莽自幼学习《诗经》《尚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他侍奉大将军王凤恭顺,王凤临终前嘱托王皇后照顾王莽。

阳朔三年(前22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任射声校尉。此时的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甚至将自己的俸禄用于资助门客,变卖家产救济穷人,深得人心。他的叔叔王商上奏朝廷,请求分出自己的食邑给予王莽。

永始元年(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拜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王莽被任命为大司马,时年38岁。次年,汉成帝去世,哀帝即位,外戚丁太后势力崛起,王莽被迫退居新野。期间,他的次子王获因杀害家奴,王莽为维护法律尊严,逼迫王获自杀谢罪,此事在当时广受赞誉。

02

转变:从仁义之士到虎狼之徒

元寿元年(前2年),王莽重返长安。次年,汉哀帝去世,无嗣。太皇太后掌管传国玉玺,立宗室刘衎为帝,任命王莽为大司马,众人拥戴。元始元年(公元1年),王莽自封安汉公,转封俸禄两万人。三年,他将女儿嫁给皇帝。四年,加号宰衡,位在诸王之上。他推行礼乐教化,儒生皆拥护之,加九锡。

然而,随着权力的增大,王莽的性格开始发生转变。他开始展现出贪婪和残暴的一面。他进行国家金融改革,改革货币制度,却以小易大,以轻易重,巧取豪夺。第一次币制改革时,政府以新铸的重12铢的大泉兑换50枚五铢钱,相当于用一块钱换老百姓20块钱,一夜之间,全国大小商人的财产缩水了20倍,许多人因此家破人亡。

当时的大臣直言,在他的统治下,百姓面临“七亡”——水旱为灾,县官重责,贪吏受取,豪强蚕食,苛吏徭役,男女遮迣,盗贼劫略。不仅如此,还有“七死”——酷吏殴杀,治狱深刻,冤陷亡辜,盗贼横发,怨雠相残,岁恶饥饿,时气疾疫。这样的日子,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不如死。

03

“虎视眈眈”的演变:从威严注视到贬义象征

“虎视眈眈”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周易·颐》中:“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最初,它用来形容如老虎般威严地注视着,后来逐渐演变为贬义,比喻心怀不轨,伺机掠夺。

王莽的一生,恰好诠释了这个成语的演变过程。他早期的谦恭下士、清廉俭朴,如同老虎在捕食前的潜伏;而后期的贪婪残暴,则是老虎扑向猎物的瞬间。他的人生经历,仿佛是“虎视眈眈”这个成语从褒义到贬义转变的缩影。

04

结语:王莽与“虎视眈眈”的关系

王莽是否是“虎视眈眈”的最佳代言人?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王莽的一生确实与这个成语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从一个谦恭下士的官员,逐渐转变为一个贪婪残暴的统治者,这个转变过程,恰好呼应了“虎视眈眈”从威严注视到贬义用法的演变。

然而,将王莽简单地贴上“虎视眈眈”的标签,未免过于片面。历史人物往往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王莽也不例外。他的性格中既有仁义的一面,也有残暴的一面。正如《资治通鉴》所言:“莽因汉承平之业,库府百官之富,百蛮宾服,天下晏然。”他接手的是一个太平盛世,却最终将其推向了末路。

因此,与其说王莽是“虎视眈眈”的代言人,不如说他是人性复杂性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展现了人性中善与恶的对立与统一,也提醒着后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就伟业,也能带来灾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