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硬核实力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硬核实力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简称武警工程大学)坐落在古城西安秦阿房宫遗址上,原名武警技术学院,1983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1998年9月更名为武警工程学院,2011年7月改建为武警工程大学。是武警部队最早组建、最早开办本科和硕士教育、最早被确定为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军事院校,是唯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唯一全军现代化教学工程试点,唯一指挥与技术并重、工程与管理结合、教学与科研一体的武警综合大学,主要担负武警部队指挥类、工程技术类干部的学历教育和任职培训任务。
截至2015年3月,学校设有8个教学系旅(队),开办11个“合训”专业、3个“直通车”专业,拥有200余名教授、副教授。学校设有理学院、军事基础教育学院、装备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电子技术系、干部培训大队、研究生管理大队和学员旅。截至2017年6月,共有18个本科专业。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260余名教授、副教授,600余名博士和硕士教员,60余名研究生导师。4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60余人次享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40余人被评为全国、全军、武警部队优秀教师,50余人次获全军杰出人才奖和育才奖,2人荣获中国科协杰出青年“求是”奖,10余人入选军队、武警部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人选对象。
信息安全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之一,属于工学门类。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密码装备技术和保障相关知识的学生,使其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顽强的战斗精神,胜任武警部队密码应用、管理和科研人才岗位。学校设有全军重点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践机会。
在科研方面,学校成果丰硕。近年来,武警工程大学共有1200余名青年学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截至目前,学校共获得国家级奖项36项、军队级奖项116项、武警部队级奖项4项。学校还与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良性循环。
学校秉承“忠诚卓越”精神和“忠于党和人民、造就现代警官”校训,坚持“培塑科学精神、培育科技素养、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育人理念,倡导“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校风、“以战领教、为战教战”教风、“勤学、善思、精武、强能”学风,用延安、梁家河等13个教育基地培植红色基因,形成具有军队特色、武警特点、大学特质的“铸盾”文化。
作为武警部队唯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武警工程大学在信息安全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学校不仅注重理论教学,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与部队和地方企业的合作,学校不断推动科研成果向实战转化,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