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心理学角度看网红算命师的爆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心理学角度看网红算命师的爆红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7871079_121956422
2.
https://www.sohu.com/a/857871082_122004014/
3.
https://www.sohu.com/a/538241069_115958
4.
https://www.elle.com.hk/celebrity/famousfortuneteller
5.
http://jres2023.xhby.net/js/wh/202104/t20210429_7069525.shtml
6.
http://news.cnwest.com/tianxia/a/2025/02/11/22987991.html
7.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8308
8.
https://cloud.tencent.com.cn/developer/news/2151326

近年来,一些网红算命师通过社交媒体迅速走红,吸引了大量粉丝。他们利用各种占卜方式为人们提供心理安慰和指引。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人们的认知偏差、迷信倾向以及对心理暗示的依赖。本文将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们对网红算命师的信任和追捧,并提醒大家理性看待这类现象,避免过度依赖非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困惑。

01

现象:网红算命师的崛起

在社交媒体时代,算命师也搭上了网红经济的快车。以香港的七师傅为例,她通过电视节目《七救星》走红,一句“师博爱你”成为流行语,随后更是受邀拍摄广告,成功将玄学与娱乐结合,积累了大量粉丝。另一位网红算命师麦玲玲,通过在电视节目担任玄学嘉宾,以及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玄学知识,目前微博粉丝已达1449万,成为曝光率最高的风水师之一。

02

心理学视角:为什么人们相信算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相信算命与一种被称为“福勒效应”(也称巴纳姆效应)的心理现象密切相关。福勒效应指出,人们往往容易相信模糊的、一般性的描述,并认为这些描述特别符合自己。例如,当算命师说“你有很多优秀的能力还没有发挥出来,也有很多缺点但可以克服”,几乎每个人都会觉得这句话在说自己。

网络占卜师晓峰(化名)道出了其中的玄机:“有学生整天问我,他考研能不能成功。我一看还有十来天就要考试了,你不好好复习还问东问西的,不用算也知道他就是准备不充分啊!但我也不能斩钉截铁对他说考不上,模棱两可才是占卜的要义。”这种模糊的表述,恰恰是算命师们常用的套路。

03

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

社交媒体的兴起为算命师提供了新的舞台。以AI算命应用DeepSeek为例,它通过社交媒体迅速走红,用户纷纷分享使用体验。有人惊讶于其准确度,有人则调侃其与现代职场危机相结合的有趣现象。这种社交分享进一步放大了算命的影响力,使其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

04

社会影响:焦虑与逃避

网红算命师的兴起,折射出当代社会的深层问题。心理咨询师奥叔认为,这种热潮反映出年轻人面临的普遍焦虑和现实压迫。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他们渴望找到一条简易的道路来缓解内心的无助,而DeepSeek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然而,这也可能导致对自我成长的逃避。

05

风险警示:当心诈骗

网络算命虽然流行,但其中暗藏风险。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在老家河北武当山遇到一位算命师傅的经历,称其准确预测了自己过去发生的事情,甚至需要提前预约才能看上。然而,这种看似神奇的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诈骗的风险。

在微博上,一位自称紫薇斗数命理师的用户提醒大家,要警惕那些只打小作文的“命理师”,他们可能是用AI复制粘贴,一碰到问题就开始胡说八道,只想骗你的钱包而已。此外,还有用户分享了自己被算命师怼哭的经历,称其说了许多让人不舒服的话,却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面对网红算命师的热潮,我们既要理解其背后的心理机制,也要保持理性思考。算命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了解,但不应过度依赖。真正的改变来自于我们自己,通过调整风水、改善人际关系等方式,我们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运势。重要的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