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虚假摆拍视频频现,多方协同治理刻不容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虚假摆拍视频频现,多方协同治理刻不容缓

引用
证券时报网
12
来源
1.
https://stcn.com/article/detail/1302174.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06/26/nw.D110000renmrb_20230626_5-06.htm
3.
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4/4725232.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57E8JJ0550AN9P.html
5.
http://www.news.cn/fortune/20250208/7d86504a9a4e4fa68916333e758fa040/c.html
6.
https://gaj.bozhou.gov.cn/News/show/648170.html
7.
https://www.bjfsh.gov.cn/zsk/zcwd/202308/t20230828_40065830.shtml
8.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4-05/17/content_30946842.htm
9.
https://www.cpd.com.cn/n15737398/n26490099/1224/t_1163689.html
10.
http://jtgl.beijing.gov.cn/jgj/jgxx/flfg/fl/203784/index.html
11.
https://finance.sina.cn/2022-08-26/detail-imizmscv7883688.d.html?oid=3834513777533568&vt=4&wm=4007&cid=76478&node_id=76478
12.
http://www.whwx.gov.cn/wlzl/zljg/202312/t20231227_2330471.shtml

近日,一则关于“西安一女子给同事下药”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并引发热议。然而,经警方调查发现,该视频系赵某摆拍后发布,其目的是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赵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进行批评教育。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无底线摆拍博关注的行为不仅欺骗了公众,还可能触犯法律。

近年来,类似虚假摆拍视频屡见不鲜,且频频引发较大舆情。这些虚假摆拍视频背后,往往隐藏着一条以流量为推手的利益链。

01

虚假摆拍频现,流量逻辑露端倪

今年春节期间,“女生一觉醒来相亲对象已站床边”的话题冲上多个平台的热搜榜,引发公众对长辈催婚、相亲对象冒犯隐私的热烈讨论。但也有一些网友留言质疑:竟能如此随便走进女生卧室,这事是真的吗?后来,这段视频原发博主“鹿酒酒”将该视频标注为“虚拟演绎,仅供娱乐”。最终,该视频下架。

虚假摆拍视频的制作和传播,已经成为一些短视频博主的引流手段。例如,湖北网红“××努力生活”通过虚假卖惨视频吸粉120万,月入数十万元;广西钦州某传媒公司策划“外卖员遭顾客辱骂”系列视频,3个月内播放量破亿;安徽男子刘某自导自演“家暴妻子”视频,引发全网声讨。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共同特征:虚假摆拍视频的制作者通过编造故事、虚构场景等方式,制造热点话题,引发公众关注和讨论,从而获取流量和商业利益。

02

虚假摆拍的社会危害

虚假摆拍视频的危害不容忽视。首先,它会误导公众认知,传播错误信息。例如,“支付宝碰一下被隔空盗刷”的虚假视频,可能导致用户对移动支付安全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其次,虚假摆拍视频会消费公众善意,损害社会信任。一些博主通过编造虚假的正能量故事或卖惨经历,获取公众同情和打赏,这种行为无异于对公众情感的欺骗和利用。

更严重的是,一些虚假摆拍视频可能引发群体对立,放大社会问题。例如,某些短视频通过刻意制造不同群体间的矛盾,引发网络争吵,甚至可能演变成线下冲突,对社会秩序造成威胁。

03

多方协同治理,净化网络环境

面对虚假摆拍视频的泛滥,需要多方协同,共同治理。

从法律层面,虽然《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对散布谣言、编造虚假信息等行为有明确处罚规定,但实际操作中,处罚力度往往较弱,难以形成有效威慑。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虚假摆拍视频的认定标准和处罚措施,加大惩处力度。

平台方面,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已开始采取行动。例如,抖音发布新规,严禁利用虚假身份、内容、营销、流量不当获利,违规账号将被处以禁言、封禁等处罚。同时,平台要求创作者在发布虚构内容时必须显著标注“作品系演绎”,未按规定标注导致不良影响的,将受到严厉处罚。

社会共治也是重要一环。公众应提高辨别能力,不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媒体应发挥监督作用,及时揭露虚假信息;监管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治理合力。

虚假摆拍视频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法律、平台、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遏制虚假摆拍现象,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