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推荐:淮南牛肉汤香料包秘籍
《舌尖上的中国》推荐:淮南牛肉汤香料包秘籍
“淮南牛肉汤,是中华美食中的一颗明珠,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无数食客的青睐。在《舌尖上的中国》最新一期节目中,这道源自安徽淮南的传统名吃再次惊艳亮相,其香料包的制作秘籍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秘这碗“神汤”的独特魅力。
千年传承,一碗汤里的历史传奇
淮南牛肉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相传,当年赵匡胤在淮南八公山南塘地攻打寿春(今安徽寿县)时,由于军粮匮乏,南塘百姓纷纷宰杀自家耕牛,煮成大锅汤,送入赵营。官兵喝后士气大振,一举攻下寿春城。此后,赵匡胤登基后始终忘不了淮南牛肉汤的美味,民间也因此将其传为“神汤”和“救驾汤”。
随着时间的推移,淮南牛肉汤的制作技艺逐渐发展完善,成为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采用淮河两岸的优质黄牛肉和新鲜牛腿骨熬制,加入滋补药材和卤料,慢火熬制数小时,滋味醇厚,营养丰富。如今,淮南牛肉汤已走出淮南,遍布全国,成为备受喜爱的美食之一。
香料包秘籍:决定一碗好汤的关键
淮南牛肉汤的独特风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香料包的配方。一个正宗的淮南牛肉汤香料包,通常包含以下几种关键香料:
- 草果:1个
- 八角:2克(约3颗)
- 小茴香:7克
- 白芷:4克
- 香砂:2克
- 肉蔻:5克
- 桂皮:3克
- 良姜:3克
- 花椒:3克
这些香料需要提前用温水浸泡10分钟,沥干水分后放入搅拌机打碎,装入香料袋中备用。这个步骤看似简单,却能充分激发香料的香气,为后续熬制奠定基础。
精湛工艺,一碗好汤的诞生
除了香料包,淮南牛肉汤的制作还讲究多个关键步骤:
牛肉和牛骨的处理:选用1斤牛肉和2斤牛骨,提前在清水中浸泡2-3小时去血水。然后冷水下锅,加入葱、姜和料酒,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捞出温水冲洗干净。
熬制牛骨汤:将处理好的牛骨放入高压锅中,加入3kg清水和香料包。大火煮开后再次撇去浮沫,盖上锅盖,大火烧至上汽后转小火炖煮1个半小时。
卤煮牛肉:牛骨汤炖煮1个半小时后,开盖将牛肉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关火盖上锅盖,再次大火烧至上汽后中火卤煮15-20分钟(没有高压锅需煮40-50分钟,至牛腱子熟透)。捞出卤好的牛肉,晾凉后切片备用。
调味:在骨汤中加入盐、鲜蔬粉(或鸡精)、胡椒粉调味。
配菜准备:红薯粉丝提前用温水泡软;豆皮切成细丝;豆饼是淮南当地的特色食物,用绿豆面炸制而成,没有可以省略。
烫煮:另起一锅,加入适量的牛肉汤和辣油,大火烧开后将泡软的红薯粉放入锅中焯烫1分钟。再放入豆皮、豆饼、牛肉片,焯烫30秒即可出锅。
盛碗享用:将焯烫好的粉丝、豆皮、豆饼、牛肉片放入碗中,倒入牛肉汤,撒上香菜、葱花提香即可享用。
一碗好汤,一座城市的记忆
淮南牛肉汤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它见证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融合,体现了汉族与金人的文化交流。如今,淮南牛肉汤已走出淮南,遍布全国,成为备受喜爱的美食之一。无论是清晨的早餐,还是深夜的宵夜,一碗热腾腾的淮南牛肉汤,总能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慰藉。
从一碗淮南牛肉汤中,我们不仅能品尝到鲜美的味道,更能感受到千年文化的积淀。这或许就是《舌尖上的中国》选择推荐淮南牛肉汤的原因吧。如果你也想在家尝试制作这道美食,不妨按照上述方法,用心调配每一个环节,相信你一定能煮出一碗令人回味无穷的淮南牛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