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AI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标准,如何重塑全球经济?
科技部:AI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标准,如何重塑全球经济?
近日,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人工智能(AI)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准。这一论断不仅反映了当前技术发展的趋势,更揭示了AI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从制造业转型升级到全球经济格局重塑,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推动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进程。
AI赋能工业4.0:从“试点”走向“规模”
在全球范围内,AI正在深度融入工业生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以“灯塔工厂”为代表的先行者,已经展现出AI赋能工业4.0的巨大潜力。
“灯塔工厂”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共同评选的“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代表着全球制造业的最高水平。目前,全球已有153家灯塔工厂,这些企业在AI应用方面平均领先其他制造商3-5年。
研究显示,AI正在重新定义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在灯塔工厂中,AI不仅用于单一环节的优化,更被广泛应用于整个生产网络的智能化改造。例如,某灯塔企业表示,生成式AI技术顾问的部署时间已从过去的数月缩短至数周,甚至数日。
AI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生产效率提升:通过智能调度和优化,AI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数据显示,在我国已经建成的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中,经过AI改造的工厂研发周期缩短了约20.7%,生产效率提升了约34.8%。
质量控制优化:AI能够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预测潜在故障,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例如,在半导体制造领域,AI已经能够实现纳米级的缺陷检测。
供应链韧性增强:AI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新冠疫情期间,85%的灯塔企业营收降幅低于10%,而仅有14%的其他制造商实现了这一点。
AI重塑产业结构:从“重化”走向“软化”
AI不仅在改造传统农业、工业,也将构建人类智力结合人工智能的产业新形态。与历次工业革命主要推动产业结构向“重化”发展不同,人工智能使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技术资本高度密集化,使得产业结构进一步“软化”,产业结构当中的知识含量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AI能够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以算力和数据为上游基础层、以大模型平台为核心的中游技术层、以各类产业场景为导向的下游应用层的新型产业链。
另一方面,AI打破了以工序为分工基础、以产品的投入产出相连接的传统产业链模式,通过整合各个环节的资源和技术,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形成更加灵活和高效的产业链。
全球AI战略布局:从竞争到合作
面对AI带来的巨大机遇,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战略布局。美国发布多项战略规划,涵盖国防工业、新兴技术、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等多个领域;俄罗斯修订《科技发展战略》,将AI列为关键发展领域;英国推出大规模核扩张计划,并出台网络安全法,打击网上非法内容。
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同样引人注目。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旨在提升人工智能治理能力,有效防控人工智能发展风险。同时,我国还通过积极搭建人工智能发展各方参与的开放性平台,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方案,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
AI革命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历史经验来看,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带来生产率悖论,即新技术普及初期,生产率可能不升反降。AI作为新的通用技术,其影响也将遵循这一规律。
AI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生产组织重构和员工培训;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AI健康发展;社会各界则需要共同应对AI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结语
AI正在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或将超过前三次工业革命。正如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所言,AI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准。面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变革,我们需要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不断识变、应变、求变,为智能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