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奔车朽索”:从古代谏言到现代警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奔车朽索”:从古代谏言到现代警示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D%8F%E5%BE%B5/2447586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0%8F%E5%A4%AA%E5%AE%97%E5%8D%81%E6%80%9D%E7%96%8F/4486497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5%94%E8%BD%A6%E6%9C%BD%E7%B4%A2/6020096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FO5VOH20543HA0B.html
5.
http://qzlx.12371.cn/2014/07/02/ARTI1404271158747411.shtml
6.
https://dict.baidu.com/shici/detail?pid=aaa7f81c6d4a45319a350486649dc747
7.
https://www.gushiwen.cn/gushiwen_1fe6c15526.aspx
8.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AD%8F%E5%BE%B5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D%8F%E5%BE%B5
10.
https://ww.gushiju.net/ju/799207
11.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363a0314cb01.aspx

“奔车朽索”这个成语,出自唐代名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在这篇著名的奏章中,魏征写道:“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这句话不仅体现了魏征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洞见,也成为了后世警示人们居安思危的经典名言。

01

魏征与《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580-643),字玄成,是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早年参加瓦岗起义,后归降唐朝,最终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辅臣。魏征以直言进谏著称,多次向太宗提出宝贵建议,对“贞观之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谏太宗十思疏》写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当时唐朝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然而,魏征敏锐地察觉到,在这种繁荣背后,也潜藏着一些危机。他以“十思”为主要内容,劝谏太宗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因为一时的安定而放松戒备。

02

“奔车朽索”的本意与深意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奔车朽索”来形容国家治理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腐朽的绳索驾驭飞驰的马车,显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状态。魏征以此比喻国家治理中如果忽视潜在风险,就会像用朽索驾驭奔车一样,随时可能酿成大祸。

这个比喻之所以生动有力,是因为它抓住了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奔车”代表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二是“朽索”象征着潜在的隐患。两者结合,形象地展现了在快速发展中忽视风险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03

当代的警示意义

“奔车朽索”的警示意义,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潜在风险。

以金融领域为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各种创新金融产品层出不穷。然而,一些缺乏监管的金融创新,就像“奔车朽索”一样,隐藏着巨大的风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过度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和宽松的信贷政策,最终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大衰退。

再比如,在科技发展领域,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快速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伦理、安全等方面的担忧。如果不对这些技术进行适当的监管和引导,就可能带来不可预见的风险。

04

结语

“奔车朽索”这个成语,从古至今都在提醒着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潜在的风险。无论是国家治理、经济发展,还是科技进步,都需要保持足够的警醒和谨慎。正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只有时刻保持警醒,及时应对各种风险,才能确保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