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51: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

2月28日,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我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这台由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望远镜,不仅能在零下80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中持续观测,更填补了昆仑站在近红外观测方面的空白,为我国南极天文观测开启了新的篇章。

01

“硬核”望远镜:专为极地环境打造

这台近红外望远镜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确保其能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稳定运行。据项目负责人李正阳研究员介绍,望远镜采用了模块化设计,通过密封耐低温光学镜筒、全密封直接驱动电机等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设备的环境适应能力。特别设计的密封除霜封窗和全口径近红外滤光片,保证了望远镜在极寒条件下的观测效果。

02

“冰盖之巅”:地球上最佳的天文观测台址

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海拔高达4087米。这里不仅大气稀薄洁净、没有光污染,而且每年有长达6个月的极夜,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天文观测台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姜鹏表示:“冰穹A地区的大气视宁度和亚毫米波大气透过率都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非常适合开展天文观测。”

03

开启天文观测新纪元

近红外望远镜的加入,为昆仑站的天文观测能力带来了质的飞跃。望远镜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索在昆仑站开展全时段、全波段天文观测的可行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测量在-40℃低温条件、热辐射天光背景低的昆仑站,在太阳不同高度情况下,全天区在近红外波段的天光背景分布;同时利用这台近红外望远镜开展时域天文学、近地小行星观测等科学研究。

04

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昆仑站已成为国际重要的天文观测基地。中国在南极天文观测领域的进展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已与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智利等国在科研和后勤保障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昆仑站还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为全球天文学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05

展望未来:更多惊喜值得期待

随着近红外望远镜的投入使用,昆仑站的天文观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春分过后,南极将进入极夜,无人值守的近红外望远镜将通过远程控制,与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协同开展时域天文学观测。未来,太赫兹望远镜也将进驻昆仑站,进一步拓展南极天文观测的波段范围。

此外,我国成功发射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也将与昆仑站的近红外望远镜开展协同观测,共同探索宇宙中的爆发现象。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昆仑站将在天文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