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健康生活,让“不想上班”的你重获动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健康生活,让“不想上班”的你重获动力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7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2/02/24/ARTIqSXLwx5idV1uoYd67fQj220224.shtml
2.
http://edu.people.com.cn/n1/2022/0224/c1006-32358705.html
3.
http://www.psych.cas.cn/kxcb/kpwz/kxcb_xlxz/200909/t20090923_2516023.html
4.
https://cdc.fuzhou.gov.cn/zz/jkjy/fsyzyws/202410/t20241028_4916274.htm
5.
https://qks.sufe.edu.cn/mv_html/j00002/202006/ebc63554-7cb1-4fa2-8a6e-f2e3347cae87_WEB.htm
6.
https://vocus.cc/article/6492c549fd897800015e5cc4
7.
https://www.lockton-cn.com/%E4%BB%8E%E8%BF%87%E5%8A%B3%E5%88%B0%E5%B9%B3%E8%A1%A1%EF%BC%9A%E6%8E%8C%E6%8F%A1%E7%8E%B0%E4%BB%A3%E8%81%8C%E5%9C%BA%E5%8E%8B%E5%8A%9B%E5%A4%84%E7%90%86%E7%9A%84%E7%A7%98%E8%AF%80/

“天天不想上班可能不是因为懒”,这个话题曾经冲上微博热搜,不到几小时阅读量就超过1亿,讨论量高达1.2万,网友留言多达数千条。这说明“不想上班”的情绪,绝不是个别人的专利,而是许多年轻人共同的困扰。

01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想上班”?

这种情绪背后,其实藏着一个专业的心理学名词——职业倦怠。它是指由于长期压力导致的力量和激情的耗竭。相比职场“老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原因可能包括:

  • 对工作进度没有控制权:比如经常需要加班完成临时任务
  • 工作环境欠佳:比如领导经常摆臭脸训斥、同事关系不和谐
  • 缺乏社会支持:单身、离异者更易产生倦怠心理
  • 工作负荷大: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会让人对工作感到厌烦
  • 职业类型和个人性格:枯燥且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更容易让人疲劳

更糟糕的是,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它可能导致:

  • 心理反应:易怒、抑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
  • 生理反应:心血管疾病、支气管哮喘、胃溃疡
  • 行为反应:过量吸烟、失眠、食欲不振、酗酒
02

健康生活,让工作更有动力

面对职业倦怠,我们该怎么办?除了调整工作方式和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应对之道。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合理饮食

  • 少吃高脂肪食品:研究表明,高脂饮食会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影响大脑中的血清素基因表达,从而诱导焦虑样行为。
  • 少喝高甜奶茶:奶茶不仅容易让人成瘾,还与抑郁、焦虑有关。
  • 多吃蔬菜水果:坚持EAT-Lancet饮食模式(每天摄入300克蔬菜、200克水果等)可以降低抑郁和焦虑的风险。

2. 适度运动

  • 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跳舞,可以降低焦虑程度。
  • 工间微休息:在工作间隙进行短暂的休息活动,如散步、做眼保健操等,每次5-10分钟,可以有效恢复能量。

3. 良好睡眠

  •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每晚7-9小时为宜。
  • 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创造一个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

4. 学会放松

  • 呼吸训练:深呼吸练习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
  • 冥想和正念: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冥想,有助于减轻压力。
  • 户外活动:在公园或城市绿地散步1小时可以减少压力。

03

从今天开始,为健康投资

改善“不想上班”的情绪,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努力。通过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和学会放松,我们可以逐步改善自己的身心状态,重新找回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记住,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在职场道路上走得更远。所以,从今天开始,为自己制定一个健康生活计划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