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健康生活+高学历:延寿的黄金组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健康生活+高学历:延寿的黄金组合

引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2
来源
1.
https://ncncd.chinacdc.cn/mbfkyjkx/zxdt/201607/t20160726_132989.html
2.
https://literature.chinacdc.cn/xuekefuwu/gonggongweishengxueshuredianzhuiz/202308/t20230809_268493.html
3.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1119/c14739-40364400.html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881987
5.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0/0701/c14739-31766830.html
6.
https://ckbiobank.pku.edu.cn/info/1087/1163.htm
7.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c05a8198202b.html
8.
http://www.news.cn/local/20241218/a2c2f44ff17a48d58d7c1f7cfc3cfa6b/c.html
9.
https://www.ais.cn/news/unscramble/24813
10.
https://www.ggj.gov.cn/zgjghq/2012/201206/201206/t20120612_19265.htm
11.
https://phepr.pku.edu.cn/info/1050/1213.htm
12.
https://www.bjmu.edu.cn/yjcg/c6025ee8b4074f0dab1e36aa0a8cd338.htm

最新医学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是决定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北京大学和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遵循五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男性在40岁时的无病期望寿命可延长6.3年,女性则为4.2年。此外,挪威科技大学的研究显示,每多受一年教育,全因死亡风险就会下降1.9%。这些发现提示我们,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提高教育水平,可以显著增加预期寿命。

01

健康生活方式:延寿的关键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吕筠教授和李立明教授团队的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 CKB)的51万余人数据,分析了多种生活方式因素对无病期望寿命的影响。研究关注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五种:

  • 不吸烟或非因病戒烟:吸烟是多种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的风险。

  • 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控制在男性<30g纯酒精,女性<15g纯酒精。过量饮酒会增加肝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每日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周1-6天摄入红肉及制品、每周≥4天摄入豆制品以及每周至少一天摄入水产品。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降低慢性病风险。

  • 积极的体力活动:总体力活动水平应排位在同年龄组、同性别人群的前50%。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代谢状况。

  • 健康的体重和体型:BMI应介于18.5-27.9kg/m²之间,且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保持健康体重可以预防肥胖相关疾病。

研究发现,在中国人群40岁时的剩余期望寿命中,无病期望寿命所占比例在男性中约为3/4,女性中约为2/3。相对于只具备0-1项低风险生活方式者,具备全部五项低风险生活方式者40岁时无上述任一慢性病的期望寿命在男女性中分别可以延长6.3和4.2岁。在总寿命的延长中,无病期望寿命比带病期望寿命贡献更多一些,因此采取健康生活方式者的无病期望寿命占总期望寿命的比例略有增加。

02

教育程度: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

挪威科技大学全球健康不平等研究中心(CHAIN)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公共卫生》期刊发表的研究显示,教育程度与全因死亡率呈剂量依赖的负相关关系。具体来说:

  • 每多受一年教育,死亡风险平均降低1.9%。
  • 18-49岁的成年人每多受一年教育,死亡风险平均降低2.9%。
  • 7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多受一年教育,死亡风险平均降低0.8%。

研究还比较了教育与其他健康行为对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令人惊讶的是,接受18年教育的好处可以与每天吃蔬菜相媲美,而不上学的危害与持续十年每天喝五杯(或更多)酒精饮料或者每天抽十支烟相当!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希团队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该研究分析了中国40/50/60/70后共1283774人的受教育程度与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发现受教育水平较低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具体来说,在40后中,与有大学或以上学历的人相比,小学及以下学历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0%;在50后和70后中,这一数字为80%;而在60后中,这一数据为100%。

教育对寿命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

  • 经济状况:更高的受教育程度意味着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医疗保健。

  • 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往往与社会地位相关,较高的社会地位通常伴随着更好的健康资源和生活条件。

  • 认知心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倾向于开发更多的社会和心理资源,这些资源同样有益于健康和寿命。

03

综合启示

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 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显著延长无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2. 教育公平的意义:提高教育普及率和教育质量,不仅能够提升个人能力,还能改善全民健康水平,减少死亡率差距。

  3. 预防胜于治疗:通过健康管理和教育投资,可以有效预防慢性病,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

  4. 政策制定的参考:这些发现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教育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79岁期望寿命目标。

综上所述,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较高的教育程度是延长寿命的两个关键因素。通过个人努力和社会支持,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更长且更高质量的生命旅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